[发明专利]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0864.0 | 申请日: | 201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武卫莉;佐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K13/06;C08K9/04;C08K7/14;C08K3/04;C08K3/06;C08K5/47;C08K5/18;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堤坝 橡胶 防护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
背景技术
堤坝用防护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耐水性,耐候性以及强度。目前常用的堤坝防护 材料为土工布铺设,预制混凝土护坡、草皮护坡以及干切块石护坡等。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水的渗漏和坝堤经过日光照射坝堤产生粉裂的现象。由此导致防护材料的防护作用变 差。
本发明的堤坝用防护材料按重量份数由100份废轮胎胶粉,6~10份用偶联剂处理 的玻璃纤维,其中偶联剂的用量为玻璃纤维质量的2.5%以及22份配合剂制成,所述配合剂 中炭黑10份,硫黄5份,促进剂DM1.5份,防老剂A1.5份,氧化锌4份。
武卫莉和王晶于2011年在《有机硅材料》第25卷第98~102页上发表的《硅烷偶联 剂对粉煤灰/废胶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中公开了采用偶联剂处理的粉煤灰增强废 胶粉制备的复合材料,但由于粉煤灰与废胶粉二者的相容性不好导致材料的耐水性和强度 较差。因此本发明中以炭黑取代粉煤灰来增强材料的耐水性,加入玻璃纤维来增强材料的 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堤坝所存在的隐患,同时提供一种废轮胎胶粉有效的利 用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按质量分数比由100 份废轮胎胶粉,6~10份用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其中偶联剂的用量为玻璃纤维质量的 2.5%以及22份配合剂制成;其中配合剂由炭黑、硫黄、促进剂DM、防老剂A和氧化锌按质量 比10∶5∶1.5∶1.5∶4组成。
本发明的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废轮胎胶粉为主要原料,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同时还为废轮胎胶粉 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2)本发明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相,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
(3)本发明使用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提高了废轮胎胶粉和玻璃纤维的相容性。
(4)本发明复合材料可用于堤坝防护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的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按质量份数比由100份废轮胎胶粉、用KH590处理的 8份玻璃纤维和22份配合剂制成;其中KH590的用量为0.2份;其中配合剂由炭黑、硫黄、促进 剂DM、防老剂A、氧化锌按质量比为10∶5∶1.5∶1.5∶4组成。
本实施所述的废胶粉为废轮胎胶粉。所述的促进剂DM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 所述的防老剂A为N-苯基-α-萘胺。所述的硅烷偶联剂KH590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 述的纤维为玻璃纤维。填加的促进剂DM、防老剂A、硅烷偶联剂以及玻璃纤维均为市售商品。
本实施方式的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把废轮胎胶 粉放入60℃的烘箱干燥约5min。(2)将100份废轮胎胶粉,10份炭黑,5份硫黄,1.5份促进 剂DM,1.5份防老剂A和4份氧化锌一起投入到混合搅拌机中,初混约10min。(3)再倒入开炼 机中在50℃,辊距1mm的条件下混炼约30min,然后加入用硅烷偶联剂KH590处理的8份玻 璃纤维,再混炼10min,辊温控制在60℃左右,辊距为1.5mm。(4)最后于大型平板硫化机 上硫化,硫化温度170℃,压力10MPa,时间30min。得到堤坝用橡胶防护材料。
实施例2~5的工艺条件及配合剂的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原料分别如下:
实施例2
原料:废轮胎胶粉100份;玻璃纤维6份;偶联剂KH590的用量0.15份。
实施例3
原料:废轮胎胶粉100份;玻璃纤维7份;偶联剂KH590的用量0.175份。
实施例4
原料:废轮胎胶粉100份;玻璃纤维9份;偶联剂KH590的用量0.225份。
实施例5
原料:废轮胎胶粉100份;玻璃纤维10份;偶联剂KH590的用量为0.25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用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 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