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1588.X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电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9/02 | 分类号: | H02K19/02;H02K21/02;H02K7/04;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马达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同步马达,特别是关于一种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于现今社会中,无论工业上或者民生方面皆为不可或缺的设备,于近年来马达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市面上马达种类繁多,相较于其他近代马达,同步马达因其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为同步旋转,因此没有感应电流,也无二次铜损,所以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制程简单、不须另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加工设备、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同步马达主要是利用磁阻力来运转,磁阻力有别于一般马达所运用的劳伦兹力,磁阻力的原理是利用磁力线在空间中形成一封闭回路时,磁力线会选择走磁阻最低的路径,所以当转子置于定子磁场时,磁力线会驱使转子移动至磁阻为最低的位置,因转子主要在于转子上形成转子槽,使磁阻产生最大与最小的磁阻差,进而产生磁阻转矩,如图1所示,为同步马达的一转子90,该转子90是由一本体91及穿设于该本体91的一主轴92所构成,该本体91的两端具有一第一端面911及一第二端面912,该第一端面911延伸至该第二端面912的方向为一轴向A,该本体91轴向A开设复数长条形的穿孔93,各该穿孔93间成形复数连结部94,由于该本体90具有该些穿孔93,使同步马达的结构的强度较弱、质量不容易掌握,且应用于较高转速或低速大扭力的应用场合,该转子90接近该穿孔93处所产生剪应力与拉伸应力,使转子结构强度产生问题,甚至损坏。
更甚者,同步马达的转子容易具有偏摆、动平衡偏差等缺失,为克服此问题业界便发展出几种配重的方式,已知配重的方式是藉由于该本体91较重的一侧的连结部94开设复数配重孔95,藉此使该本体91整体的重量均衡,惟,此种方式容易使该转子90的结构更为脆弱,大幅提高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同步马达的结构强度。
其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破坏马达结构,即可达成配重效果的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包括:
一转子,该转子是由一本体及穿设于该本体的一主轴所构成,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方向为一轴向,该本体轴向开设复数长条形的穿孔,至少一个该穿孔内具有一非导磁性材料。
较佳的,该转子于重量较重一侧的该非导磁性材料开设一配重孔。
由前述可知,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主要藉由于该些穿孔内设置非导磁性材料,藉此增强同步马达的结构强度,并于该转子重量较重一侧的该非导磁性材料开设该配重孔,以达成提供一种避免破坏马达结构,即可达成配重效果的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已知同步马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同步马达另一态样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转子90本体 91
主轴92第一端面 911
第二端面912 穿孔 93
连结部94配重孔 95
轴向A
本发明
转子10本体 11
第一端面111 第二端面 112
圆周面113 主轴 12
穿孔13凹槽 14
永磁体15非导磁性材料 20
配重孔21
轴向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马达的转子的结构,如图2至图7所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电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电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