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槽下料系统及电解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1688.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宣;洪波;敬叶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C25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槽下料系统及电解槽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解槽的加料方式通常为利用定时定容下料器进行间隔式下料。如图1所示,相关 技术的电解槽的间隔式下料系统100中,料箱11内的氧化铝被打入定容下料器13的定容器 133中,并按照定时定量的方式,间隔式投入下料槽15,随后沿下料槽15的导料斜壁151滑入 铝电解槽(图未示)。其中,电解槽的打壳头17贯穿下料槽15。在设定时间内,通过定容器133 在电解槽内间隔固定时间投入固定量的氧化铝。
但是,采用间隔式下料,氧化铝浓度下料前低,下料后高,槽热平衡波动大,造成电 解槽的稳定性变差,电流效率降低;由于目前采用低过热度工艺路线,如果点式下料方式单 次快速下入大量氧化铝,这会使氧化铝的溶解过程更加困难,而且未溶解的氧化铝沉入铝 液,造成下料口正下方铝液层中堆积大量氧化铝沉淀,沉淀随着铝液的流动覆盖炉底,造成 炉底压降升高,增加能耗,严重者可导致畸形炉膛,影响电解槽使用寿命;单次下入的大量 氧化铝在下料斜面上加速,在出口撞击打壳头后四处散开,这会导致实际进入电解槽的氧 化铝原料减少,下料精准度差。因而,相关技术的电解槽间隔式下料系统存在铝电解槽稳定 性差、电流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使用寿命降低及氧化铝下料效果较差的不足。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解槽下料系统及电解槽系统来克服上述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槽稳定性好、电流效率较高、能耗低、 使用寿命较长及氧化铝下料效果较好的电解槽下料系统及电解槽系统。
本发明一种电解槽下料系统,包括料箱、定容下料器、下料槽和打壳头,所述料箱 收容氧化铝原料,所述定容下料器部分收容于所述料箱内,所述定容下料器将所述料箱收 容的氧化铝原料输出到所述下料槽,所述下料槽设于所述料箱的下方,所述下料槽包括进 料口、下料口和导料斜壁,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定容下料器的下方,并接收通过所述定容下 料器提供的氧化铝原料,所述导料斜壁的上端面与所述进料口平齐,所述导料斜壁的下端 面与所述下料口平齐,所述打壳头位于所述导料斜壁的一侧且贯穿所述下料槽,所述电解 槽下料系统还包括缓冲罩及下料装置,所述缓冲罩收容于所述下料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导料 斜壁上,所述缓冲罩与所述导料斜壁围设形成两端开口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包括上端开口 和下端开口,所述缓冲腔的横截面面积自所述上端开口朝下端开口逐渐减小;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导料斜壁上且与所述缓冲腔的下端开口相连通的 下料管以及自所述下料管与导料斜壁的连接处朝所述下料槽外侧延伸形成的罩板,所述下 料管包括平行于所述打壳头的导料管及自所述导料管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打壳头的方向倾 斜延伸形成的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导料管的夹角为30-75°。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下料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导料斜壁上的两导流板,所述导 流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所述缓冲罩与下料管,两所述导流板与导料斜壁围设形成导流 槽,所述缓冲腔的下端开口通过所述导流槽与所述下料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下端面到所述打壳头的下端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为0-100mm。
优选的,所述缓冲腔的容积等于所述定容下料器的容积。
优选的,所述缓冲腔的下端开口面积为100-2000mm2。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下料系统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同时连接固定所述 导料管与罩板,所述罩板垂直于所述导料管。
优选的,所述导料管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打壳头。
优选的,所述缓冲腔的横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等腰梯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槽系统,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 述电解槽上的上述电解槽下料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