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及其热冲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910.9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9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霜;李少兵;张宇;王祖勇;王德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B21D37/18;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地板 加强 及其 冲压 工艺 | ||
1.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包括基体钢板(7),所述基体钢板(7)的表面设置有涂覆层(8),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钢板(7)与涂覆层(8)之间形成有扩散层(1),所述涂覆层(8)内部从扩散层(1)到加强板外表面依次形成有低铁塑性层(2)、第一高温塑性层(3)、低铁脆性层(4)、第二高温塑性层(5)和表层(6);
所述扩散层(1)的厚度小于等于16微米,所述涂覆层(8)的厚度小于等于50微米,所述低铁塑性层(2)的厚度为1微米–3微米,所述低铁脆性层(4)的厚度为0–3微米;
所述低铁塑性层(2)呈FeAl3相,低铁塑性层(2)的硅含量为10%;
所述第一高温塑性层(3)呈FeAl相,第一高温塑性层(3)的硅含量为7%;
所述低铁脆性层(4)呈Al5Fe2相,低铁脆性层(4)的硅含量为10%;
所述第二高温塑性层(5)呈FeAl相,第二高温塑性层(5)的硅含量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钢板(7)内部呈马氏体相组织形态,所述扩散层(1)呈α–Fe相,扩散层(1)的含铁量大于等于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温塑性层(3)与第二高温塑性层(5)在温度大于等于800摄氏度时为塑性。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冲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处理,将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板进行切割下料并去油处理,得到钢板件;
第二步:喷涂润滑剂,在钢板件表面喷涂玻璃防护润滑剂的水溶液,得到已喷涂润滑剂钢板件;
第三步:加热冲压,将已喷涂润滑剂钢板件放入内部温度为890摄氏度–950摄氏度的箱式加热炉中保温3分钟–7分钟,然后将加热后的钢板件在3秒内由加热炉转移到冲压模具上正确安放,并且迅速按下冲压开关,上模具快速冲压下行对钢板件进行冲压,当上、下模具合模的瞬间,冷却水通过上下模具内部的冷却水管路对冲压后的钢板件进行淬火冷却,保持上、下模具合模状态19秒–21秒,钢板件的温度降至120摄氏度–180摄氏度,冷却水入口关闭,上、下模具分开,上述过程中淬火冷却的速度大于30摄氏度每秒,即得到本设计的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步:加热冲压中上模具与钢板件上表面接触前上模具的下行速度大于130毫米每秒,上模具与钢板件上表面接触后上模具的下行速度为18毫米每秒–22毫米每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步:预处理中去除钢板件表面油污的加热温度为200摄氏度–25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8秒–12秒。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车身地板纵梁加强板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喷涂润滑剂中耐高温玻璃防护润滑剂的水溶液是由耐高温玻璃防护润滑剂与水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制作,耐高温玻璃防护润滑剂的使用温度大于等于95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9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不等强度等厚度超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