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化锂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077.X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昱龙;李峥;刘玉侠;张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3/02 | 分类号: | C01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氟化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氟化氢管路:具有依次连接的氟化氢气源(2)、冷凝器(4)、溶解分离器(6)和氧化钙吸收器(8);氟化氢气源(2)与冷凝器(4)之间通过氟化氢气路(3)连通,氟化氢气路(3)为不锈钢钢管并带有伴热系统,氟化氢气路(3)上设有第一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0);冷凝器(4)与溶解分离器(6)之间通过氟化氢液路(5)连通,氟化氢液路(5)为PFA管;溶解分离器(6)与氧化钙吸收器(8)之间通过平衡管路(7)连通,平衡管路(7)上设有第二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1),溶解分离器(6)通过平衡管路(7)与大气相通,其中,溶解分离器(6)为夹套反应器,夹套反应器的顶部设有法兰(61),法兰(61)连接伸缩波纹管(62),夹套反应器的内部设有第一套筒(63),第一套筒(63)的内部设有第二套筒(64),第二套筒(64)的顶盖(641)与伸缩波纹管(62)连接并随之同步伸缩移动,第二套筒(64)的侧壁固定有PTFE滤膜,夹套反应器的底部设有磁力搅拌;
设置于氟化氢气路(3)上游的惰性气体源(1),惰性气体源(1)通过吹扫支路与氟化氢气路(3)和冷凝器(4)相连;
设置于溶解分离器(6)下游的氟化氢吸收系统,氟化氢吸收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喷淋吸收器(9)和碱液吸收罐(12);
设置于氟化氢吸收系统下游的负压系统,负压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真空度控制器(13)和化学隔膜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4)为蛇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中的蛇管为5-15匝的紫铜管。
3.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回收氟化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含有氟化锂的混合氟盐放入第二套筒(64)中,溶解分离器(6)的顶部盖上法兰(61),确保伸缩波纹管(62)压缩使第二套筒(64)降至最低位置,开启氟化氢气路(3)伴热60-70℃,溶解分离器(6)的温度设置为-30℃至-5℃,冷凝器(4)的温度设置为低于-10℃,检查回收装置的气密性,确保回收装置的密封性,其中,混合氟盐中还含有氟化稀土和/或氟化锕系化合物,不含有氟化碱金属和/或氟化碱土金属化合物,其中氟化锂的摩尔百分比不小于5%;
S2,开启溶解分离器(6)的磁力搅拌,然后开启氟化氢气源(2),利用第一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0)向溶解分离器(6)中定量加入氟化氢,同时利用氧化钙吸收器(8)实现溶解分离器(6)与外界大气相平衡,达到所需通入流量后关闭氟化氢气源(2),氟化锂在溶解分离器(6)中被搅拌溶解后从第二套筒(64)中穿过PTFE滤膜进入第一套筒(63);
S3,溶解完成后关闭氟化氢气源,拉伸伸缩波纹管(62)使第二套筒(64)升至最高位,第二套筒(64)的底部被设置为高于液态氟化氢的液面,开启惰性气体源(1),启动化学隔膜泵(14),溶解分离器(6)保持微正压,通过真空度控制器(13)对溶解分离器(6)进行抽滤,抽滤结束后缓慢升高溶解分离器(6)的温度,蒸发的气态氟化氢在喷淋吸收器(9)和碱液吸收罐(12)中被吸收,然后对溶解分离器(6)烘焙至少12h,然后利用惰性气体对氟化氢气路(3)、冷凝器(4)、氟化氢液路(5)和溶解分离器(6)吹扫至少12h,最后,打开溶解分离器(6),在第一套筒(63)得到絮状氟化锂,在第二套筒(64)中得到氟盐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氟化氢气源(2)具有30-55℃的伴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磁力搅拌转速为450rpm-500rp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通过减压阀控制氟化氢气路(3)的压力不超过0.1MPa,第一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0)的瞬时流量不超过4g/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液态氟化氢用量达到混合氟盐中氟化锂质量的15~100倍后关闭氟化氢气源(2),液态氟化氢的实际用量为第一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0)和第二氟化氢质量流量计(11)的示数之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搅拌溶解的反应时间至少为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0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废碳渣回收冰晶石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纳米Y型分子筛的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