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性碳碳复合3D打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591.3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2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彭贵明;陈华平;徐霞;李林富;雷礼强;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棉县亿欣钙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63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625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性 复合 打印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性碳碳复合3D打印材料,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也称为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其制造过程是通过对三维模型分层离散处理,将每一层的资料传输到3D打印机,利用激光,紫外光照,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陶瓷粉末、塑料或者细胞组织等材料进行逐层堆积进而粘结成型,最终制造出整个材料或者器件。3D打印具有制造过程简单、产品开发周期短、易于制造复杂形状部件,多个部件可以一体化成型,零件加工余量小,节约材料等特点。
作为3D打印的核心部件的打印材料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逐步开发出了陶瓷、光敏树脂、金属合金、生物组织、复合材料以及塑料等不同的种类。根据打印材料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丝状、粉末状以及液状材料。可以这样说,打印材料的种类的不同,就决定了3D打印机的种类与性能。材料是制约3D打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石墨烯是一种完全透明的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的特性。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
离子液体,顾名思义,就是完全由阴阳离子所组成的,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盐类化合物。与传统的固体盐不同,以液体状态存在的熔融盐分子具有可设计性,不同的阴阳离子能够组合出种类繁多的离子液体。通过选择不同的阴阳离子,或者直接引入特定的官能团进行修饰,对离子液体的性质,如熔点、粘度、疏水性进行调整,来满足不同的需要。离子液体因为没有明显测得的饱和蒸汽压,因而使用离子液体比使用传统的化学溶剂更加符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理念。离子液体具有可设计性,通过调整不同的阴阳离子对,能够设计出种类不同,满足不同需要的专门离子液体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性碳碳复合3D打印材料,该3D打印材料具有快速成型、耐高温,高强度,耐摩擦的特点;该材料经过打印成型后,作用持久,耐高温、导电且不易腐蚀的特点。对环境与使用人员无毒害作用。
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腐蚀性碳碳复合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得:
其中,所述离子液体混合物是如下两种离子液体按照重量比1:2~1:1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石墨烯为主要功能性组成部分,其具有比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且具有导电性的特点,而离子液体具有很宽的电化学窗口和电导率(大于100S/m),能够进一步增强石墨烯的导电性;同时我们利用离子液体可设计性的特点,在其阳离子部分引入了多组官能团:不饱和双键与含氟原子取代的官能团,所以我们有赋予了该新型离子液体具有热稳定性好,耐高温以及快速固化成膜的特点。同时本发明中的纳米碳酸钙以及纳米二氧化钛,起到刚性离子增强、增韧的作用,机理类似混凝土中的砂子与碎石。不同粒径的纳米碳酸钙以及纳米二氧化钛互相配合,增强了该新型3D打印材料的强度,使得本发明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环境友好,具有导电性的有特点得以实施。
优选的,所述打印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得:
其中,所述的石墨烯是采用常规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非氧化石墨烯。
其中,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00-1000纳米,且以200-500纳米为最佳;
其中,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平均粒径10-100纳米,且以20-50纳米为佳。
其中,所述的稀释剂为三氟乙醇。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材料能快速成型,具有导电、质轻、耐高温、高强度的特点。
2、该材料环境友好,在成型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对人的健康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
实施例(单位:g)
实施例2(最优实施例)
其中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粉体,石墨烯为常规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单层非氧化石墨烯和多层非氧化石墨烯的任意混合物。
将实施例2的原料,室温下依次加入2000ml四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待用,即为本发明所述3D打印材料。通过激光加热3D打印机打印成型。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性能测试采用国标GB/T 1447进行测试,导电性采用GB/T 15662-1995进行测试,材料的耐热性能采用热重仪(TG)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棉县亿欣钙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棉县亿欣钙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