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洞或树坑的真空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811.2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原林虎;原申惠;曲奕成;王圆;原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洞 真空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洞或树坑的真空修补方法,属于植物局部保存和修复技术领域。去除树洞或树坑中的杂物及腐烂部分,进行两道消毒除虫后,在树洞或树坑内涂膜形成膜层,将树洞洞口或树坑坑口以橡胶密封,并与膜层形成真空。将本申请应用于古树等树洞或树坑的修补或复壮,树体萌芽、展叶、生长状况良好,贴皮无脱落西哪些,修补无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洞或树坑的真空修补方法,属于植物局部保存和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古树韧皮部损伤,受伤部分的木质部腐烂中空形成树洞或树坑,这是古树名木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古树树体出现了树洞。过去对树洞采取了传统的填充修补方法:以水泥和石砾的混合物作为填充物,填充物从底部开始,每20~25cm为一层,用油毡隔开;每层表面都向外略斜,以利排水;填充物边缘应不超过木质部,使形成层能在它上面形成愈伤组织;填充材料必须压实;为加强填料与木质部连接,洞内可钉若干电镀铁钉,并在洞口内两侧挖一道深约4cm的凹槽。
然而,这种对树穴的传统填充方式中,均采用水泥、石灰和砖头,也会带来很多弊端:水泥坚硬、不耐久,阻塞了空气流通和遮蔽阳光,不能有效地阻止真菌、病菌和虫害的侵入,有时甚至为入侵的真菌创造了有力的滋生条件。调查发现,基于传统观念中所认定的“木质部腐烂,心材中空是大树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传统填充方法由于忽略了防腐、防蛀,修过的树洞反而使腐烂加剧,带来了更为不良的后果,达不到通过树洞修补复壮古树的目的。以至经过历年修补的树洞,出现了新的问题:大部分表面已经破裂、填充的砖块对游人已构成危险、修补的树洞内木质腐烂、蛀虫滋生蔓延。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古树树洞修复方法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兼具修补与复壮的树洞真空修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树洞或树坑的真空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除腐:去除树洞或树坑中的杂物及腐烂部分;
(2)两道消毒除虫后,在树洞或树坑内涂膜形成膜层;
(3)树洞洞口或树坑坑口以橡胶密封,并与膜层形成真空。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步骤(1)中,所述的腐烂部分不包括感染部分。
步骤(1)中,除腐完毕的树洞或树坑底部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槽。
步骤(2)中,所述的消毒采用2-5%的硫酸铜溶液、0.1%的升汞溶液、石硫合剂原液、有效含量为0.01-0.1%的α-萘乙酸膏(其中有效含量是指α-萘乙酸膏中α-萘乙酸的含量为0.01-0.1%);所述的涂膜采用的涂抹剂,该涂抹剂为铅油、接蜡或黏土与石硫合剂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所述的黏土与石硫合剂的混合物中还包含有激素涂剂、α-萘乙酸、石灰、乳胶或鲜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2)中,消毒除虫后先进行液体施肥,再进行涂膜。
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设置有架设金属支架,并辅以丝网、水泥修补树洞。当树洞洞口较大时,可在树洞内架设金属支架,再辅以丝网、速凝水泥修补树洞,洞内无需填充其他物质,在确保树洞支撑稳定、避免树洞进一步扩大恶化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防止了采用砖石填堵树洞所引起的砸伤隐患。
步骤(3)中,所述的橡胶为抗静电阻燃橡胶。
所述的步骤(3)后还包括有贴皮美化。
树洞的出现不是大树的必然现象,而是大树在外界不良条件(含环境、有害生物)作用下的结果。
1)从内因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收集型的水果套袋
- 下一篇:一种自走式水田育秧用制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