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滞流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13023.5 申请日: 2016-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5502830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沈晓笑 申请(专利权)人: 沈晓笑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地址: 2100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滞流黑臭 水体 治理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滞流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更多的河道 被分割和闸控,造成水体的滞流和污染加剧,许多河流水体颜色发黑、气味发臭。水体出现 溶解氧减少、透明度低、营养物质增多等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水质的恶化造成水生生 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全国423 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 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Ⅴ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已经占到16.0%, 同时更多的没有在国家统计范围内的河流污染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我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水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主要指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京 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 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 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仍然比较严重。

目前,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有调水技术、微生物菌剂技术、河道曝气技术、生物浮床技术 和人工湿地技术。针对黑臭水体而言,由于其水体水流较慢或滞流,污染物浓度较高,如果 采用调水技术、投加微生物菌剂、河道曝气、生物浮床等技术进行净化,存在成本过高,运 行管理复杂、且治标不治本;同时河道大部分为混凝土结构,尚若建立河岸带修复污染物, 难度非常大;加之河道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建立足够面积的人工湿地、缓冲带等也受到各种 因素的限制,因此寻求适合黑臭水体治理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成为河道治理技术显得尤为重 要。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979737B,授权公告日:2015.10.14,公开了一种城 市河道、湖泊污水净化系统,发明了依次联通的布水缓冲池、错流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池、压 泥池、生物膜深度净化池,以及与设置在各处理池底部低处的排泥口连接的集泥井;还包括 了分离池、厌氧发酵池、集水池。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针对的是进入河道的污染源,对 于河道内部污染源未提及,并且该发明存在成本过高,运行管理复杂、且治标不治本。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261560B,授权公告日:2015.10.28,公开了一种河 道污水净化系统,发明了系统包括数个装置模块,装置模块由框架和充氧装置构成,包括支 架、填料箱及筛板,箱内布满生物膜填料,筛板固定在箱底部,充氧装置包括导流板围成的 空气腔、挡流板、空气管和反吹管,导流板与空气管固定,导流板表面设区半球凸起,并固 定有斜锥型充氧管,空气管固定在填料箱上;挡流板置于填料箱体内,底部连接有分隔网, 分隔网底部与筛板连接,形成折流槽,反吹管置于折流槽中。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以生 物处理为主,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对于低浓度河道污水生物膜挂膜时间长,微生物菌群结构 差。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771664B,授权公告日:2015.10.28,公开了一种河 道生态修复系统,发明了利用太阳能和水中的沼气对水体微泡充氧进行生物治污、得以对河 道水网长效生态修复以外,利用生物膜处理法达到长期。可持续的治理、修复和维护河道水 网水体质量的功效。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只是针对曝气系统进行改进,缺乏对河道治理 的系统设计,对污染物去除针对性差。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150620B,授权公告日:2015.11.18,公开了一种用 于城市景观河道的水体智能加速曝气装置,发明了主箱通过升降系统与浮船相连,升降系统 用于控制主箱在水下的工作深度;主箱两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 主箱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内设置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上设置有叶轮; 浮船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浮船的舱内置有电池箱、控制投放抑藻剂的智能监测投放系 统、鼓风机;加速中下层水体纵向流速,实现曝气增氧,集成化学水质处理方法,从而改善 河道水质状况。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投放抑藻剂带来外来物种入侵,处理效果不稳定的 问题,无法实现长期的生态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晓笑,未经沈晓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