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100.7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李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汪源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域网 dns 解析 方法 系统 openflow 交换机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系统、Openflow交换机及控制器,该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包括:Openflow交换机将用户端发出的源IP地址不为局域网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且目的IP地址为不为局域网内网IP地址的第一DNS请求数据包发送给Openflow控制器;Openflow控制器将第一DNS请求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修改以得到第二DNS请求数据包,并将第二DNS请求数据包发送给局域网DNS服务器;局域网DNS服务器对第二DNS请求数据包中的域名网址进行解析,以得到域名网址对应的解析IP地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解决局域网内将本地DNS服务器固定设置为ISP的DNS服务器或公共DNS服务器的用户无法访问内网网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解析系统、Openflow交换机和Openflow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大型企业网或校园网等局域网中构建了内部的域名系统(DomainName System,简称DNS)服务器,该局域网DNS服务器主要用来实现对局域网内部使用域名地址进行解析。
在局域网中,往往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简称DHCP)将内部DNS服务器地址配置到用户电脑中,当用户访问内部的域名时,由局域网DNS服务器解析;当用户访问其他域名时,由局域网DNS服务器转发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的DNS服务器或公共 DNS服务器(例如,谷歌提供的地址为8.8.8.8的DNS服务器,114DNS 提供的地址为114.114.114.114的DNS服务器,CNNIC提供的地址为 1.2.4.8的DNS服务器等)。
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局域网用户用了能够快速的访问外网(互联网)的服务器,因而直接将本机DNS服务器固定设置为ISP的DNS 服务器或公共DNS服务器。在该用户访问外网服务器时,ISP的DNS 服务器或公共DNS服务器通过递归查询可以成功解析出域名网站对应的IP地址,并通过DNS应答数据包返回给用户,用户可成功进行访问。然而,当在该用户访问内网(局域网)服务器时,由内网服务器的域名地址并没有在公网注册,因此ISP的DNS服务器和公共DNS 服务器均无法进行域名解析,从而导致用户访问失败。
由上述内容可见,用户通过将本机DNS服务器设置为ISP的DNS 服务器或公共DNS服务器,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域名解析速度,但是用户却无法访问内网域名的网址,网络管理员经常需要解决这些用户无法访问内网网址的问题,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解析系统、Openflow交换机和Openflow控制器,可有效的解决局域网内将本地DNS服务器固定设置为ISP的DNS服务器或公共DNS服务器的用户无法访问内网网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包括:
Openflow交换机将用户端发出的源IP地址不为局域网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且目的IP地址为不为局域网内网IP地址的第一DNS请求数据包发送给Openflow控制器;
所述Openflow控制器将所述第一DNS请求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修改以得到第二DNS请求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DNS请求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局域网DNS服务器,所述第二DNS请求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所述Openflow控制器的IP地址,目的IP 地址为所述局域网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局域网DNS服务器对所述第二DNS请求数据包中的域名网址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域名网址对应的解析IP地址。
可选地,该局域网内DNS解析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