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板塔气相流量控制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4729.3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津生;崔承天;郭长宁;杨洁;魏冬梅;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8 | 分类号: | B01D3/18;B01D3/22;B01D3/42;B01D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塔气相 流量 控制 方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领域,涉及隔板塔的一种控制方案。
背景技术
精馏是化工上分离液液均相混合物的一种重要单元操作,它是现代化工工业中最为成熟 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但是,精馏过程能耗巨大,在工业中,精馏耗能大约占总能 耗的40%。精馏能耗巨大的重要原因是精馏过程的热效率非常低。常规精馏一般采用高品位 蒸汽加热再沸器(热阱),将低品位热量释放至冷凝器(热源)。
精馏过程耗能巨大,提高精馏过程的节能对整个化工工业节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精 馏过程节能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将精馏与其他化工过程进行耦合,比如反应 与精馏耦合成为反应精馏。除此以外,还有萃取精馏、精馏-膜分离耦合等等。第二类是对精 馏过程自身的改进,比如采用热耦合精馏或隔板塔。
隔板塔(DividingWallColumn,DWC)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精馏热耦合方案,早在上世纪 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虽然从提出隔板塔概念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目前真正成熟应用到 工业实际中的隔板塔案例依然很少。隔板塔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在精馏塔内设置一隔板,将 整个塔分成多个部分,即:隔板上方公共精馏段,隔板下方公共提馏段,以及由隔板隔开的 精馏进料段和中间侧线采出段。研究发现当利用隔板塔分离三组分混合物时,由于各组分分 离过程中无返混现象发生,因此分离效率提高,热力学效率也大幅提高。所以与常规精馏过 程相比,节能可以达到30%以上。除此之外,在制造成本上,隔板塔比常规精馏塔低。
虽然隔板塔具有热力学效率高,能耗低,设备投资少等优点。但隔板塔并未在工业界得 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隔板两侧气相流量控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工业生产中隔板塔控制方案的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投资 量较少,便于工厂安装改造的隔板塔气相流量控制方案,通过采用该控制方案,实现隔板塔 隔板两侧气相流量分布的控制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板塔气相流量控制方案,所述的隔板塔通过在精馏塔内设置一隔板,将整个塔分 成多个部分,即:隔板上方公共精馏段,隔板下方公共提馏段,以及由隔板隔开的精馏进料 段和中间侧线采出段,其特征在于,在中间侧线采出段下方的塔板(4)处固定安装自循环泵 系统,通过泵(1)对液相流体流量控制,以实现对塔板(4)上方液位高度的控制。塔板(4) 采用筛板或浮阀,泵(1)的出口端分成两股物流,一股物流回到隔板塔内,用作气相流量控 制,另一股物流进缓冲罐(2),作为待补充流体,因塔板(4)上液位高度的改变,气相流经 过塔板(4)时压降会相应改变,从而导致相应气相流量的变化。
所述的塔板(4)为浮阀时,其出口堰为矩形缺口堰。
本发明利用一台自循环泵控制隔板塔一侧塔板上的液位,制造隔板两侧不同的压力降, 以实现隔板两侧塔盘上压力的不同。因气相流体经过塔板时会产生相应的压降,而此压降随 塔板液位高度的增加而变大。控制隔板塔两侧压降的不同,可以对隔板两侧气相流量进行相 应的控制。另外,在新工厂设计和旧工厂改造时,塔板应采用筛板或浮阀,并且出口堰设计 成矩形缺口堰,这样有利于提高塔板上液层高度对液体流量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气相流量 的控制。该控制方案具有投资量较小,操作简便,并且有助于隔板塔实现气相流量控制等优 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隔板塔气相控制方案简图(1—自循环泵;2—缓冲罐;3—隔板;4—塔 板)
图2:一种典型筛板
图3:一种典型浮阀塔板(5—浮阀安装位置;6—出口堰安装位置)
图4:矩形缺口堰
具体实施方式:
该新型隔板塔气相流量控制方案的简图如图1所示。在隔板塔隔板3一侧塔板4上安装 自循环泵系统,通过泵1对液相流体流量控制,实现对塔板4上液位高度的控制。因塔板4 上液位高度的改变,气相流经过塔板4时压降会相应改变。从而导致相应气相流量的变化。
塔板4采用筛板图2或浮阀图3。以浮阀式塔板为例,如图3所示,图3中标示5处为浮 阀安装位置,标示6处为出口堰安装位置,在应用本发明描述的控制方案中,出口堰6应设 计成矩形缺口堰图4用于提高塔板4上液层高度对于液体流量的敏感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4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