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5843.8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张钊;崔新林;张立岱;霍长龙;赵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27/10 | 分类号: | C07D3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亚乙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硫酸亚乙酯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也是硫酸酯类结构的一种用于锂电池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及锂电子电解液的新型添加剂。硫酸亚乙酯能通过抑制 电池初始容量的下降,增大初始放电容量减少高温放置后的电池膨胀,提高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次数,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具有很大 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前景。
目前硫酸亚乙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路线1采用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将硫酸酐和环氧乙烷同时加入二氧六 环中反应,并通过调整料比和反应条件将收率提高至80~90%。该路线成功 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严格控制溶剂二氧六环的水含量,文献中溶剂二氧六环 先共沸带水后将剩余溶剂降温并用于反应。
2.
路线2由苯基磺酸碘(III)内盐与乙烯反应生成产品硫酸亚乙酯,反 应收率高达85%。该路线使用易燃性气体乙烯做原料,有机磺酸碘内盐试剂 也价格昂贵,从工艺可行性及成本考虑均很难被采用。
3.
路线3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与硫酸银在二甲苯中回流反应可以制备 得到硫酸亚乙酯,但反应的最终收率仅23%。且由于该路线使用的原料1,2- 二溴乙烷、硫酸银均价格昂贵。
4.
路线4中硫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生成产品硫酸亚乙酯,但没有收率的相 关报道。
对上述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分析得出结论:
路线1将反应缩短至一步完成且收率高于路线1,而且通过溶剂二氧六 环的循环利用可以将工艺成本进一步降低。但该路线使用易挥发腐蚀性的危 险化学品硫酸酐,增加了工艺操作难度和风险。
路线2、3不仅收率偏低,所用原料成本也太高,缺乏工艺可行性;路 线4虽然所用原料及路线简单,但因相关文献报道少、缺乏工艺相关数据支 持,不适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 采用无溶剂条件,减少有机溶剂使用,以一锅法制备硫酸亚乙酯,避免了两 步反应中间的水洗、萃取和浓缩的过程。此过程反应温和,合成工艺条件简 单易操作,安全,产品质量收率高,能耗小,成本低,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 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酸亚乙酯的制备方 法,包括:
控温0-50℃,将二氯亚砜滴入乙二醇中,酯化反应制备中间体亚硫酸亚 乙酯,控温<30℃保温搅拌1-3h后,控温-10-10℃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调 节体系pH值为7-8,再加入催化剂三氯化钌,控温0-10℃滴加质量浓度为 13%的次氯酸钠溶液,1-3h滴毕,0-10℃保温1-2h,氧化制备硫酸亚乙酯, TLC监测无中间体亚硫酸亚乙酯(DTO)后,控温0-10℃加入质量浓度5%-10% 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搅拌10min后,控温0-5℃过滤,得硫酸亚乙酯粗品, 重结晶纯化,得硫酸亚乙酯,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a为反应产物硫酸亚乙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二氯亚砜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5:1。
进一步,所述三氯化钌的投料量为乙二醇摩尔量的0.01%-0.05%。
进一步,所述质量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与乙二醇的摩尔 比为1:1-3:1。
进一步,所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质量浓度13%的次氯酸钠溶 液质量的0.2-0.5倍。
进一步,所述重结晶所用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 碳酸二甲酯、二氧六环、乙醇、甲醇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制备方法以乙二醇和二氯亚砜为初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亚 硫酸亚乙酯,再经氧化反应,最后过滤得到硫酸亚乙酯产品。反应过程中无 有机溶剂,乙二醇既是反应原料又是酯化反应的溶剂。产品硫酸亚乙酯在氧 化反应过程中悬浮于体系中,反应毕,直接过滤即可得到粗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氯-3-噻吩甲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切削钻机回转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