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6591.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毛淦民;朱钟霞;袁飞;康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废水生化处理 生物处理单元 有机污染物 色度 生化处理末端 达标排放水 铁离子去除 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 投药池 悬浮物 有效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处理单元和MBR反应池,所述生物处理单元与MBR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投加PAC和PAM的投药池。所述处理工艺为:将待处理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后,对生化处理末端废水进行PAC处理和PAM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MBR处理,得到达标排放水。所述装置及工艺能够将废水中的铁离子去除的更彻底,同时有效地将色度和有机污染物进一步降低,解决了以往色度、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法提标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AnO+MBR工艺生化处理工艺,即水解酸化-(厌氧+缺氧)-好氧-MBR(Anaerobic-Anoxic-Oxic+Membrane Bio-Reactor),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随着MBR的推广,目前大部分生物菌种法处理废水在末端设置MBR膜生物技术,改善了原有的生物菌种处理技术,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但在前段采用化学法处理过程中不管采用氧化法还是还原法均会引入亚铁离子或者废水中原来含有铁离子,处理后水质颜色正常,但经过生物菌种法后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使出水发黄导致色度超标,同时铁离子也极易超标;再者部分胶体物质能够透过MBR膜,进入排水,导致有机物、氨氮、总磷难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废水处理负担,造成企业排水困惑。
CN 104724825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进水管道将污水分别注入预缺氧池、厌氧池和缺氧池或分别注入厌氧池、缺氧池或只注入厌氧池;所述预缺氧池进行回流污泥和污水的缺氧反硝化反应;所述厌氧池进行生化除磷的厌氧释磷;所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池进行有机物降解、有机氮和氨氮硝化、磷的吸收;后缺氧池进行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序批式斜板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和回流污泥的浓缩,所述回流污泥回流至所述预缺氧池。但是,该方法处理后的污水难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CN 103723880A公开了一种P-MBR生化处理系统及工艺,其中的P-MBR生化处理系统,具有:混合区、吸附凝絮区、生化反应区、沉降区、膜过滤区,其中混合区用于进入废水以及加入新的活性填料,并将要处理的废水与新加入的填加物初步混合;吸附凝絮区用于容纳吸附混合区混合后的废水,并使其留置一段时间,以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活性填料充分结合产生凝絮;生化反应区接收来自吸附凝絮区反应的废水,使所述的废水与所述活性物质在所述生化反应区充分反应;沉降区用于将生化反应后的废水在该区域内进行沉淀,以使混合液中的沉淀物沉淀,从而使清液分离出来;以及膜过滤区,用于对沉降区形成的清液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形成的净化水被抽出。但是,该生化处理系统仍不能解决铁离子超标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提供一种深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及色度的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及工艺能够将废水中的铁离子去除的更彻底,同时有效地将色度和有机污染物进一步降低,解决了以往色度、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法提标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处理单元和MBR反应池,所述生物处理单元与MBR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投加PAC和PAM的投药池。
所述PAM包括酸性及碱性的聚合氯化铝和/或聚合硫酸铝;所述PAM为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