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及包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6696.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练峰;金千瑜;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20 | 分类号: | A01N65/20;A01N59/06;A01N59/00;A01N51/00;A01P21/00;A01P7/04;A01P3/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直播 稻种 发芽 放氧种衣剂 包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 氧种衣剂及包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数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向二、 三产业转移,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减少,而且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普遍偏 大,他们能承受的劳动强度也相应低,越来越要求农业生产向轻简化发展。 直播稻省掉了育秧和拔秧移栽等繁重的劳动过程,大面积的应用水稻直播不 仅可以省工省力,还可以缓解劳动力的结节性紧张,因此在劳动力紧缺的水 稻种植区,直播稻是重要的水稻种植方式。但是直播稻播种后种子发芽、成 苗容易受田间水分和自然降雨等因子的影响,因此直播稻的田间发芽出苗和 全苗是限制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子。水稻种子发芽出苗、根系生长均需要氧 气,当直播稻播种后遇到连续暴雨,或田间排水不畅导致直播稻田里积水, 稻种处于淹水的缺氧环境中,种子发芽收到影响不出芽甚至烂种;发芽后的 种子遇到氧气供应不足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秧苗弱小且抗病虫和抗逆境能 力差,严重时出现僵苗或死苗的现象。镁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中量元素。镁 是水稻生长所需的中量元素,当稻田缺镁时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减产明显, 当严重缺镁或无镁元素供应时会引起水稻秧苗死亡。
为解决水稻苗期氧供应不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研究认为使 用过氧化钙可以缓解水稻种子出苗时氧供不足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不能在直 播稻播种后遇到淹水等缺氧情况下,在为种子提供发芽成苗所需氧气、秧苗 生长所需的镁元素的同时减少大田化学农药的施用,而且现有技术同样包衣 重量下释放的氧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水 稻生长、提高产量的放氧种衣剂及包衣方法。
一种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 包括:过氧化镁25%-30%、杀虫剂15%-20%、杀菌剂A8%-12%、杀菌剂B 10%-15%,羧甲基纤维素2%-5%,硅藻土或滑石粉13%-3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所述过 氧化镁粉末为工业用有效成含量30%的过氧化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进一步 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所述杀虫剂为有效 含量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所述杀 菌剂A为艾蒿提取物。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艾蒿提 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干的艾蒿粉末经无水乙醇在40℃水浴摇床上进行提取3 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蒸发水分,喷雾干燥得到艾蒿提取物 粉末,粉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艾蒿提取物粉末。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所述杀 菌剂B为苦葛提取物。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苦葛提 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干的苦葛粉末经无水甲醇在65℃水浴摇床上进行提取3 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甲醇,蒸发水分,喷雾干燥得到苦葛提取物 粉末,粉末经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苦葛提取物粉末。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放氧种衣剂,所述羧 甲基纤维素为密度为0.5g/cm3、有效含量95%的工业羧甲基纤维素;硅藻 土和滑石粉为工业用硅藻土和滑石粉。
一种促进直播稻种子发芽成苗的包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衣时按照百分比将权利要求1所述种衣剂放入搅拌机中混匀,然后按 照种子和种衣剂质量比1:45-65加入种子,随后喷入适量水分进行包衣, 包衣后的种子自然晾干或经专门干燥机在45-55℃下干燥15-25秒,测定干 燥后的包衣种子,保证包衣种子含水量在11-13%之间。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包衣方法,包衣前种子水分控制在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