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接头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6746.0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杨继辉;何辅江;陈家宁;徐锡波;马红举;郑坤力;袁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线路架设维护配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总成。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作为输变电线路全段电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其装配结构和连通效果决定着整个电缆线路的工作运行能力。随着运行作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缆接头部分的工作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输变电线路电缆架设连接过程中,其电缆中间接头部分通常采用的接头体积比较小,而由于户外电缆架设时多为悬空安置,连接后在电缆自重或相关设备器材承重状态下,易导致电缆接头处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电缆接头处的密封性和线路连接稳定性下降,存在结构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雨水渗入后,易导致漏电等严重影响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现象发生。
因此,如何避免电缆接头部分产生结构弯曲,提高其结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该电缆接头总成不易产生结构弯曲,且其结构安全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缆接头,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粘接扣合,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装配腔。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
优选地,所述泄压孔内可拆卸地插装有泄能塞。
优选地,所述泄能塞为橡胶制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上壳前段和上壳后段,所述上壳前段与所述上壳后段之间粘接固定;
所述下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下壳前段和下壳后段,所述下壳前段与所述下壳后段之间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两端部设置有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玻璃钢制件。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其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粘接扣合装配的壳体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装配腔内气压过大,则可通过该泄能孔将多余的气压释放,以保证装配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适宜的工况压力范围内,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该电缆接头总成不易产生结构弯曲,且其结构安全性较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部的电缆接头21,壳体1为筒形,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沿壳体1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粘接扣合,且壳体1的中部延其轴向贯穿有与电缆接头21相适配的装配腔(图中未示出)。
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粘接扣合装配的壳体1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21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21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地,壳体1上具有连通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1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装配腔内气压过大,则可通过该泄能孔13将多余的气压释放,以保证装配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适宜的工况压力范围内,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自动保护防烧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止架空线缆拉断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