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可重复定位微循环休克监测仪及监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6754.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怀;冯慧;张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兴怀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重复 定位 微循环 休克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微循环休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舌下微循环同一监测区域相同血管重复定位并采集血管影像数据;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血管影像数据进行筛选和稳定化处理;
对比模块:用于比较稳定化处理后的血管影像的测量数据和基准数据,判断和分析血管流速变化和/或血管分布密度变化;
存储模块:用于将血管影像的测量数据和基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中,包括:血流测速模块,用于产生实时血管流速数据;
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数据包括被测对象的血管影像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正常人最快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平均值数据、正常人血流速度变化差值数据,以及上述数据的稳定化后数据;
所述对比模块中,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定量分析参数;
一、高速血流强度比值
定义:在视野内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与健康人舌下微循环平均最快速度的比值;
即高速血流强度比值R=P/N*100%
P=视野内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N=健康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该参数主要衡量高速血流的强度;
二、高速血流相似度
定义:在视野下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全部高速血流血管总长度占全部毛细血管长度的比值;
高速血流相似度S=HL/TL*100%
HL=视野下高速血流血管总长度
TL=同视野下全部血管总长度
该参数主要衡量高速血流是否启动的比较完全;
三、高速血流强度持续时间
定义:首次发现在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时间与高速血流开始减速时间的时间间隔;
高速血流强度持续时间T=T2-T1
T=高速血流强度持续时间;T1=首次发现高速血流时间,也可以根据病人其他表现进行追溯判断
T2=高速血流开始减速时间
该参数主要跟踪和追述高速血流的可能发生历史时间,判断可能的感染性休克的迫近时间;
四、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
定义: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速度前后的加速度变化,即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速度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异常增速或减速;
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D=D1-D2
D=感染性休克病人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
D1=感染性休克病人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
D2=正常人的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
感染性休克病人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D1=P2-P1;
P2=感染性休克病人后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P1=感染性休克病人前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D1如果大于零,说明血流速度加快;D1小于零,说明血流速度减慢;D1等于零,说明流速稳定;
D2=P4-P3;
P4=正常人后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P3=正常人前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该指标主要反映高速血流的加速度异常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循环休克监测系统,其特征至于:
所述存储模块中,包括血流速度速配样本模板,血流速度速配样本模板包括一套被准确标示了速度的流速录像模板,用于快速比对判断实时血管影像数据的血管流速。
3.一种用于休克监测的微循环血管血流变化参数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方法和步骤:
对同一监测区域相同血管重复定位并采集血管影像数据;
对所采集的血管影像数据进行筛选和稳定化处理;
血管影像的测量数据和基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比较稳定化处理后的血管影像的测量数据和基准数据,判断和分析血管流速变化和/或血管分布密度变化;
判断和分析步骤为:
在比较血管影像时,以稳定化处理后的实时血管影像数据为测量数据,以前一次同一监测区域相同血管的血管影像稳定化处理后的数据为基准数据,操作者肉眼观察,判断血管流速变化和/或密度变化;
或者
判断和分析步骤为:
对所采集的血管影像数据进行筛选和稳定化处理步骤后,对血流进行测速,用于产生实时血管流速数据;
在数据库中,存储数据包括被测对象的血管影像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正常人最快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平均值数据、正常人血流速度变化差值数据,以及上述稳定化处理后的数据;
在比较血管影像时,包括四项定量分析指标:
定量分析指标一:
高速血流强度比值
定义:在视野内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与健康人舌下微循环平均最快速度的比值;
即 高速血流强度比值R=P/N * 100%
P=视野内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N=健康人舌下微循环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该指标主要衡量高速血流的强度;
定量分析指标二:
高速血流相似度
定义:在视野下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全部高速血流血管总长度占全部毛细血管长度的比值;
高速血流相似度S=HL/TL* 100%
HL=视野下高速血流血管总长度
TL=同视野下全部血管总长度
该指标主要衡量高速血流是否启动的比较完全;
定量分析指标三:
高速血流强度持续时间
定义:首次发现在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时间与高速血流开始减速时间的时间间隔;
T= T2- T1
T=高速血流强度持续时间 ;T1= 首次发现高速血流时间,也可以根据病人其他表现进行追溯判断;
T2=高速血流开始减速时间
该指标主要跟踪和追述高速血流的可能发生历史时间,判断可能的感染性休克的迫近时间;
定量分析指标四:
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
定义: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速度前后的加速度变化,即感染性休克病人舌下微循环高速血流速度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异常增速或减速;
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D= D1-D2
D= 感染性休克病人高速血流强度变化异常差值
D1=感染性休克病人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
D2=正常人的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
感染性休克病人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D1=P2-P1;
P2=感染性休克病人后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P1=感染性休克病人前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D1如果大于零,说明血流速度加快;D1小于零,说明血流速度减慢;D1等于零,说明流速稳定;
D2=P4-P3;
D2=正常人的最快血流速度变化差值
P4=正常人后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P3=正常人前次测量的最快血流平均速度
该指标主要反映高速血流的加速度异常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兴怀,未经冯兴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7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