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176.9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艾楚涧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楚涧 |
主分类号: | B44C1/26 | 分类号: | B44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镶嵌 金属 装饰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涉及陶瓷装饰技术领域,所述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制作出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的槽宽;(b)在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涂覆胶粘剂,同时将金属饰品镶嵌进所述凹槽,以使所述陶瓷制品形成金属装饰陶瓷制品;(c)打磨所述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镶嵌工艺使金属饰品在所述凹槽的卡接力和所述胶粘剂的粘接力的双重作用下,牢固的镶嵌于所述陶瓷制品上,提升了金属镶嵌陶瓷制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装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它在四大发明出现以前就已经传遍全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因其极高的力学性质,抗高温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器皿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求陶瓷制品富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需要采用陶瓷镶嵌金属工艺来美化陶瓷制品。传统的陶瓷镶嵌工艺一般采用胶粘剂将金属饰品粘接或镶贴在陶瓷制品上,形成金属装饰陶瓷制品,但是经粘接或镶贴的金属饰品,在使用中或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环境中,容易从陶瓷制品上脱落,影响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整体装饰效果,降低了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以解决传统的陶瓷镶嵌工艺中采用胶粘剂粘接或镶贴金属饰品,在使用或环境变化时,金属饰品容易从陶瓷制品上脱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制作出凹槽,并且在凹槽的底部涂覆粘粘剂,将金属制品卡接在所述凹槽内的同时使金属饰品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粘接,以使所述金属饰品与所述陶瓷制品的连接更为牢固,提升了金属镶嵌陶瓷制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制作出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的槽宽;
(b)在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涂覆胶粘剂,同时将金属饰品镶嵌进所述凹槽,以使所述陶瓷制品形成金属镶嵌陶瓷制品;
(c)打磨所述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表面。
传统的陶瓷镶嵌金属工艺,一般采用金属饰品粘接或镶贴在陶瓷制品的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金属饰品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或胶粘剂失效时从所述陶瓷制品的表面脱落,从而降低了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整体装饰效果。与传统的陶瓷镶嵌金属工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镶嵌金属装饰工艺,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制作出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底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底的槽宽,以使所述凹槽将所述金属饰品卡接在所述凹槽内,并且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涂覆胶粘剂,使金属饰品在所述凹槽的卡接力和所述胶粘剂的粘接力的双重作用下,牢固连接于所述陶瓷制品上。另外,本发明通过在所述金属装饰陶瓷制品上进行打磨,将所述金属饰品凸出于所述陶瓷制品表面的部分打磨至与所述陶瓷制品表面平齐,使所述金属装饰陶瓷制品表面光滑,避免了所述金属饰品在用户使用或把玩时从所述凹槽中拔出,保证了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整体装饰效果,提升了金属装饰陶瓷制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制品采用手工拉坯成型,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制备陶瓷制品在制陶工艺的发展过程中有悠久的历史,所制备的陶瓷制品因匠人的手法和技艺而使得每件瓷器均具有其独特性,因此手工拉坯制备陶瓷制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楚涧,未经艾楚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