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209.X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再生;李晓燕;史志颖;周曼;赵红;葛凤燕;赵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24;H01G11/30;H01G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氨基化 纳米 阵列 拉伸 纺织 纤维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室温下,将经过前处理的纺织纤维置于含有分散剂和氨基化碳纳米管的复合制剂中,浸渍,烘干,得到导电可拉伸纤维基底;其中,复合制剂中分散剂的含量为15~20g/L,氨基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6~2g/L;
(2)将氨基化碳纳米管置于电着处理液中,升温至60~75℃,浴比50~60:1,时间为60~80min,抽滤,烘干,得到电着处理的氨基化碳纳米管;其中,电着处理液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无机电解质6~8%,硅酸钠3~5%,分散剂15~20%,渗透剂4~6%;
(3)将步骤(1)中的导电可拉伸纤维基底均匀涂覆石墨烯导电胶,单面静电植入步骤(2)中电着处理的氨基化纳米管到基底表面,得到三维导电电极材料;
(4)将步骤(3)中三维导电电极材料预烘,焙烘,吸去浮在表面的氨基化碳纳米管,得到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纺织纤维为改性聚酯/氨纶混纺织物,混纺比为95:5,纤度为18.2dtex,克重为166.65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靛蓝胭脂红C16H8N2Na2O8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浸渍的时间为7~10min,烘干的温度为1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氨基化碳纳米管直径为10~12nm,平均长度为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无机电解质为硫酸铝钾或硫酸钠;分散剂为分散剂NNO;渗透剂为渗透剂JF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静电植入的条件:电压为50~60KV,极板间距离为120~150mm,时间为4~5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预烘的温度为100~110℃,时间为10~15min;烘焙的温度为140~150℃,时间为5~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三维氨基化碳纳米管阵列/可拉伸纺织纤维电极材料直接作为电极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2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