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修复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657.X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黄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48;H01M10/1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装置 电池 电池系统 集中控制装置 修复 电池修复 单体电池 应用系统 使用效率 在线修复 差异化 脉冲 匹配 发送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修复系统、方法及装置,针对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系统,可通过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池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电池一一对应的修复装置、以及一个用于对各修复装置进行控制的集中控制装置来对电池系统中的各电池进行修复,其中,每一修复装置根据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修复指令所生成的修复脉冲与所述修复装置所对应的电池的当前状态相匹配,从而使得无需将各单体电池与电池应用系统进行分离,各修复装置便可在集中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差异化修复,不仅大大提高了电池修复的效果,而且使得修复后的电池能够被电池应用系统立即使用,实现了在线修复,提高了电池系统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修复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老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机房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电池老化后,电池容量无法达到原设计值或易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从而影响机房的正常运行;另外一方面,电池老化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更换,一般两到三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这给机房的运营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针对老化电池的修复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具体地,以铅酸蓄电池等电池为例,由于经长期使用后,电池负极板上会积累大量的固态晶体,导致电池容量下降,使得电池老化,因此,可利用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冲击,当脉冲电流与固态晶体发生共振时(即脉冲电流的频率等于固态晶体的固有频率),固态晶体就有可能被击碎,从而实现电池的修复。
目前,电池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集中修复。具体地,通过一个集中修复装置对电池系统中的各电池进行整体控制来对各电池进行脉冲修复。也就是说,集中修复装置对电池系统中的所有电池均进行相同的修复动作,但是,由于在长期使用后的电池系统中,各单体电池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而集中修复装置无法针对每一节单体电池进行差异化修复,因此,修复效果有限。
第二种,分散修复。具体地,针对每一单体电池,通过一个对应的分散修复装置对该单体电池进行修复,以实现差异化修复。且,分散修复装置在进行单体电池的修复时,需要将单体电池与电池应用系统分离,即,分散修复装置无法与电池应用系统结合在一起,需独立于电池应用系统工作,从而使得修复后的电池无法被电池应用系统立即使用,影响了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电池修复方法,来解决现有的电池修复技术所存在的修复效果欠佳、以及影响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修复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电池修复技术所存在的修复效果欠佳、以及影响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等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修复系统,应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系统,所述电池修复系统包括集中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修复装置,其中: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用于针对所述至少一个修复装置中的任一修复装置,确定所述修复装置所对应的电池是否需要修复;若是,则向所述修复装置下发修复指令,所述修复指令中携带有与所述修复装置相对应的电池的当前状态相匹配的脉冲参数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修复装置中的每一修复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修复指令时,根据所述修复指令,生成修复脉冲,所述修复脉冲对应的脉冲参数信息与所述修复指令中携带的脉冲参数信息相一致,并根据所述修复脉冲,对与所述修复装置相对应的电池进行修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还用于针对任一修复装置,在向所述修复装置下发修复指令之前,接收所述修复装置发送的与所述修复装置相对应的电池的当前内阻以及当前温度;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当前内阻以及当前温度,确定与所述修复装置相对应的电池的当前状态相匹配的脉冲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