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行为特征评估道路网络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473.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司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亨通网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行为 特征 评估 道路 网络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评估道路网络质量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MR数据采集并存储在数据库相应的表中;S2:MR数据解析:在数据库中提取MR原始码流,按照应答数据格式,解析MR原始时间并存储在数据库中;S3:MR室内外分离;S4:对分离出的室外MR去除噪声数据;S5:计算室外MR的移动性;S6:对高速移动用户的MR进行聚类;S7:将高速移动的MR栅格实施道路拟合;S8:对拟合后的MR栅格实施网络质量评估。本发明弥补了传统车载测试DT随机性强、费时费力、设备操作复杂和不能全面反映网络质量的不足,采用用户实际使用网络产生的全天候实时海量数据,数据获取成本很低,大大降低了人工测试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评估道路网络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主要以车载测试DT为基础,这种方法的典型模型由测试人员、测试车辆、测试电脑、测试软件、测试终端、GPS信息采集器和车载电源构成。它以车载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采集通话信号,并通过测试软件记录和整合车辆移动地理轨迹、信令信息和事件信息等交互消息,达到提取一次随机抽样样本评估整体网络质量的目的。传统道路测试DT虽然很好的结合了地理化呈现、移动网络通话信息、实时信令等信息,并能够清晰展示某一区域网络质量。但是传统车载测试方法模型复杂,人工参与度高,随机抽样样本数量较少,测试结果随机性强、人为主观影响大,费时费力,消耗大量优化资源,且每种测试方式,只能代表一种类型评估结果,不能全部表征某一区域网络质量。但对运营商而言,需要更全面、更便捷、更真实反映网络质量的方法来评估移动网络质量。
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张,传统车载测试DT费时费力,消耗大量网络优化资源。而且,由于是人工操作,不可避免的存在路线遗漏测试、重复测试,测试路径不全面、测试标准不统一和评估结果不全面的现象。同时,随着移动网络业务种类的丰富,传统车载测试不得不靠增加测试终端数量和模拟业务类型来满足不同业务类型质量评估。一方面增加测试终端数量,提高了购买测试设备成本,增加了设备操作的复杂性,严重影响测试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毕竟测试业务数量有限,不能全面反映用户实际使用网络质量,无法全面体现用户感知。
虽然近几年出现了手持式智能终端替代传统车载测试模型,但智能终端测试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测试GPS轨迹易偏离,数据导出和数据分析复杂等问题。目前仅作为一种简化模型参考,未进行大规模推广。此外还有自动路测设备,虽然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但是测试数据随机性仍然存在,且测试数据有效性降低,耗费更多优化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评估道路网络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用户行为特征评估道路网络质量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MR数据采集:在OMC-R网元上采集MR数据原始码流,并存储在数据库相应的表中;
S2:MR数据解析:在数据库中提取MR原始码流,按照应答数据格式,解析MR原始时间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S3:MR室内外分离:提取数据库中的原始MR数据,实施基于室分数据源、用户移动性、室外测试特征分离法将MR分类为室外和室内场景;
S4:对分离出的室外MR去除噪声数据:对不合法以及不符合逻辑的室外MR数据实施过滤;
S5:计算室外MR的移动性:按用户IMSI以及用户发起业务的时间对用户进行排序,计算用户的移动速率;
S6:对高速移动用户的MR进行聚类:将高速移动用户的MR实施地理化聚类,聚合到N*N米的栅格中;
S7:将高速移动的MR栅格实施道路拟合:采集道路路测DT数据,同样将DT数据实施栅格化,将高速MR栅格与DT栅格进行匹配,完成高速MR栅格道路拟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亨通网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亨通网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接口分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