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9720.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壮;曹树坤;王冲;马令然;曹翀;张琨;刘士平;孟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33;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烘干 效应 籽粒 玉米 收割机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
背景技术
籽粒型玉米收割机在直接进行脱粒的过程中,由于玉米含水率过大,而导致玉米在直接脱粒过程中破损率比较大,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方式来快速降低玉米含水率,已达到直接脱粒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包括升运器一、升运器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器一内安装链式传输一,所述升运器一连接剥皮及清选装置,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固定在烘干箱上,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的右侧面连接所述升运器二,所述升运器二内安装链式传输二,所述升运器二另一侧连接粮箱,所述粮箱与所述烘干箱连通,所述烘干箱内侧安装三层链式传送层,所述链式传送层第三层直接和脱粒机连通,所述脱粒机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架后侧固定热风炉。
进一步的,进气管一一端与所述热风炉连通,一端与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连通,进气管二一端与所述热风炉连通,一端与所述烘干箱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通过链传动带动玉米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而热风炉中的热风通过两个进气管分别连接到剥皮及清选装置和烘干箱两个部位,实现整个输送过程的全程烘干。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能够方便实现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进行直接脱粒而需要的玉米含水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链式传送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脱粒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链式传送层三与脱粒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运器一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运器一;2-剥皮及清选装置;3-升运器二;4-粮箱;5-进气管一;6-热风炉;7-进气管二;8-烘干箱;9-脱粒机;10-车架;11-链式传输一;12-链式传输二;13-链式传送层一;14-链式传送层二;15-链式传送层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一种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包括升运器一1、升运器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器一1内安装链式传输一11,所述升运器二3内安装链式传输二12,所述升运器一1连接剥皮及清选装置2,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2固定在烘干箱8上,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2的右侧面连接所述升运器二3,所述升运器二3另一侧连接粮箱4,所述粮箱4与所述烘干箱8连通,所述烘干箱8内侧安装链式传送层一13、链式传送层二14、链式传送层三15,所述链式传送层三15直接和脱粒机9连通,所述脱粒机9固定在车架10上,所述车架10后侧固定热风炉6。
进一步的,进气管一5一端与所述热风炉6连通,一端与所述剥皮及清选装置2连通,进气管二7一端与所述热风炉6连通,一端与所述烘干箱8连通。
该具有烘干效应的籽粒型玉米收割机车体通过控制机构(PLC)进行精确控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电机带动整个系统的链进行传动,玉米则由链传动带动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移动,而整个过程中,热风会全程对玉米进行烘干,而达到直接脱粒所需要的玉米含水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