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756.X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况耀武;舒嵘;何志平;亓洪兴;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二维 补偿 双通道 成像 光学系统 | ||
1.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包括前向像移补偿镜(2)、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第二折转镜(4)、横向像移补偿镜(5)、第三折转镜(6)、分色片(7)、通道一成像镜组(8)、通道一像面(9)、通道二成像镜组(10)和通道二像面(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光学系统光路以离轴主镜光轴(3-5)为对称轴呈近似轴对称分布,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中的次镜(3-2)、第一折转镜(3-3)和望远镜后的第二折转镜(4)位于光轴(3-5)的下侧,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中三镜(3-4)位于光轴(3-5)的上侧,且前向像移补偿镜(2)、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和第二折转镜(4)相对光轴(3-5)左右对称,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分别位于光轴(3-5)左右两侧且安装面与光轴(3-5)成一定角度使得光路相对光轴(3-5)上下分布;
所述的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采用具有中间像面的离轴三反无焦形式,其入瞳位于离轴主镜(3-1)前方,出瞳位于第二折转镜(4)与分色片(7)之间,在入瞳和出瞳位置处分别放置前向像移补偿镜(2)和横向像移补偿镜(5),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的出瞳同时作为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的入瞳,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的出瞳位于最后一个光学面与像面之间以适应红外探测通道100%冷屏效率的要求;
所述的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前续光路共用,地面目标辐射信号(1)先后经过前向像移补偿镜(2)和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后,出射的平行光束依次经第二折转镜(4)、横向像移补偿镜(5)和第三折转镜(6),由分色片(7)进行光谱分光,分光后的两个光谱通道分别由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成像在通道一像面(9)和通道二像面(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向像移补偿镜(2)、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第二折转镜(4)、横向像移补偿镜(5)和第三折转镜(6)均为反射型光学器件,表面镀有宽谱段的金属反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一成像镜组(8)和通道二成像镜组(10)为可见光成像镜组、中波红外成像镜组或长波红外成像镜组;当为中波红外成像镜组或长波红外成像镜组时,镜组的出瞳在最后一个光学面与像面之间以适应红外探测通道100%冷屏效率的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具有实的入瞳和出瞳,次镜(3-2)、第一折转镜(3-3)位于光轴(3-5)下侧,三镜(3-4)位于光轴(3-5)上侧,主镜(3-1)和三镜(3-4)为二次曲面反射镜,次镜(3-2)为高次非球面反射镜;主镜(3-1)、次镜(3-2)和三镜(3-4)的材料为铝合金、碳化硅、微晶玻璃或熔石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向像移补偿镜(2)位于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的入瞳位置,相对相机飞行方向成45°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像移补偿镜(5)位于离轴三反无焦望远镜(3)的出瞳位置,相对相机摆扫方向成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7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