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电图检查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867.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加峰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G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电图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图检查床。
背景技术
对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做心电图需要在病人背部安装导联,在病人后背安装导联需要翻动身体,这对心肌梗死患者非常不利,临床上使用的心电图检查床是常规的床,患者平躺时不能在后背安装导联,同时用于检查的导联线数量较多,导联线很容易缠绕在一起,使用时不能快速分开,耽误患者检查,另外,导联线裸露,容易造成磨损,导致导联线使用寿命缩短,增加科室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图检查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前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正后壁导联装置,所述床体前部侧边设置有心前区导联装置,所述床体中间及后端两侧设置有肢体导联装置,
所述正后壁导联装置设置在所述床体前端的安装槽内,所述正后壁导联装置包括电机A,所述电机A设置在所述床体的横梁上,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A,所述床体的纵梁上设置有底板A,所述底板A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摆件,所述摆件内侧相对的两个平行面上均匀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中间设置有所述齿轮A,所述齿轮A为不完全齿轮,所述摆件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正后壁电极吸球;
所述心前区导联装置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前端设置有引线板,所述引线板上设置有线孔,所述活动架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线孔连接有心前区电机吸球;
所述肢体导联装置包括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B,所述电机B设置在所述床体纵梁上的底板B上,所述底板B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缠线辊,所述主轴一端设置有齿轮C,所述齿轮C与所述齿轮B齿合,所述缠线辊上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床体连接有电极夹。
所述主轴设置在带立式座轴承上,所述带立式座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B上。
所述活动架设置在所述床体的纵梁上,所述活动架包括至少三个铰接的连接杆。
所述线孔至少为6个。
所述导轨为丝杆。
所述导轨一端设置有电机C,另一端设置有挡板。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对应的螺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正后壁电极吸球对应的吸球槽。
摆件呈长圆孔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在床体前端中间位置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正后壁导联装置,正后壁导联装置上设置上电极吸球,正后壁导联装置的找正位置靠电机提供动力,先通过摆件的左右摆动粗调需要安装电极球的位置,然后通过丝杆微调找正后壁需要安装电极球的准确位置,实现对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做心电图的目的;本发明还将心前区导联的导线安装在活动架内,心前区的电极吸球分别穿过线孔,导线不会缠绕在一起,并且导线不会裸露在外界环境中;将肢体导联中的导线缠绕在缠线辊上,开启电机正转,将导线释放到合适的长度做肢体导联,做完导联后,电机反转,将导线收拢在缠线辊上。
通过试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床体上设置了正后壁导联装置,避免了对患者描记后壁导联需要翻转身体的弊端,本发明将心前区导联的导线设置在活动架中,便于医务人员识别电极吸球,避免了导线裸露,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将肢体导联的导线通过电机的带动缠绕在缠绕辊上,实现了自动放线和收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正视图。
图2为床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摆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床体;2、正后壁导联装置;3、心前区导联装置;4、肢体导联装置;5、安装槽;6、电机A;7、齿轮A;8、底板A;9、导向槽;10、摆件;11、齿条;12、安装板;13、导轨;14、滑块;15、正后壁电极吸球;16、活动架;17、引线板;18、线孔;19、心前区电机吸球;20、电机B;21、齿轮B;22、底板B;23、主轴;24、齿轮C;25、缠线辊;26、电极夹;27、带立式座轴承;28、电机C;2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发明是一种心电图检查床,包括床体1,床体1前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正后壁导联装置2,床体1前部侧边设置有心前区导联装置3,床体1中间及后端两侧设置有肢体导联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加峰,未经王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