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041.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先波;王志勇;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基金 催化剂 电化学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多孔金属是由纳米尺度金属连贯而成的多孔金属材料,因其具备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渗透性等诸多优点,使得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催化领域,纳米多孔金属能显著提高其催化效率。
银及银合金是重要的催化剂,纳米多孔化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活性。传统的多孔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银合金去合金化等,例如: Jin R H等以聚乙亚胺为模板制得多孔银粉(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5, 15(42):p4513-4517.); Sisk等用二氧化硅水凝胶为模板制得多孔银材料(Sisk,C.N.,S.K.Gill,L.J.Hope-Weeks,2006, 35(7):p814-815.);马正青等将待镁完全熔融后加入金属银,二者混合后浇铸得到银-镁合金粉,再将镁经酸浸出得到多孔银粉(CN101391304A,2009.3)。张忠华等通过金属铝、银加热熔炼——惰性气体吹出——铜棍上快速凝固得合金条带——酸性溶液腐蚀——洗涤,最终得到多孔银材料 (CN101590527A,2009.12.)。但上述方法所制得的银原生粒子尺寸都比较大,基本都超过100 nm,因而催化活性往往偏低。
电化学还原氯化银可以制备多孔银,但传统上电解还原均在水溶液中进行,所制备多孔银的银原生粒子尺寸也都在100纳米以上(J. Electroanal. Chem. 2003, 542, 85-96,ACS Catalysis 2015, 5, 5349-535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生粒子尺寸不大于100nm的纳米多孔银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对卤化银在多种离子液体、醇、酮、酯、砜等有机溶剂的电解还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易于获得原生金属粒子尺寸低至20纳米的纳米多孔银及银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以有机溶剂或者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将卤化银或者卤化银和其它金属卤化物的复合盐作为固态阴极,以0.02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电化学还原来制备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
所述的卤化银,包括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的其它金属卤化物,包括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三氟乙醇、乙腈、碳酸丙烯酯、硝基甲烷、丙酮、环丁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例为1:9以上。
所述的其它金属包括Ti,Zr,Hf,Cr,Mo,W,V,Nb,Ta,Fe,Co,Ni,Mn,Cu,Zn,Si,Ge,Pb,Sn,Ag,Au,Pt,Pd,Rh,Ir,Ru,Os,Re,Al,B,Ga,In,Tl,Te,Sb,Bi,Sc,Y,U,镧系,锕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卤化银由金属银在卤素离子溶液中电化学氧化生长而成。
所述的复合盐是卤化银与其他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
所述的复合盐是卤化银与其他金属卤化物的复合化合物。
所述的固态阴极为粉末压片或熔融混合而成。
所制备的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的原生金属离子尺寸低至20纳米。
所制备的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为纯金属、半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或者金属混合物。
所述的固态阴极中,还可添加碱金属卤化物,对纳米多孔银基金属催化剂的孔隙率进行调控。
电化学还原的电流密度优选为0.2~4mA/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