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883.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魏文乐;马骁;彭慧天;刘阳昊;薛娇;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20;E21F5/04;E21D9/1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毛胜昔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面 隧道 掘进机 除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除尘系统,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压风风筒出风口的后方增设气幕发生装置,使得在抽风风筒的进风管口端的前后区域,形成一高一低的两个气压空间,将刀盘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有效控制在靠近刀盘的一侧,进而保证粉尘抽吸的效率;并且,通过将高压水喷射管内部开孔有现有技术的等径圆孔改变为进水口端左细右粗的锥形孔、出水口端内部孔径均一的圆孔等系列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除尘效率低,高压水管被物料堵塞后维修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好、维修简便、除尘降尘效率高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尤其涉及一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隧道掘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大量粉尘或高浓度的含尘气体。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安装在刀盘上各截割刀周边的高压喷水管进行喷水/雾降尘,并通过刀盘上的泡沫喷出管喷射泡沫,以加强喷水/雾降尘的除尘效果;并通过安装在刀盘背面的抽风风筒,在外部排风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将携带大量粉尘的气流抽吸排走;与此同时,安装在刀盘背面的压风风筒源源不断的补风,维持气压平衡与气流循环。
但是,现有技术的除尘装置,由于结构上先天不足,存在以下的缺陷或者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其高压喷水管的内径均匀一致,这一方面,在刀盘工作过程中,由于掌子面弹射出来的岩石颗粒容易射入管内,造成堵塞事故频出,进而影响喷水/雾降尘与除尘效果;
二是,抽风风筒工作过程,其含尘气流的抽除率并不十分理想,仍有大量的(总量)高浓度含尘气体向远离刀盘的后方扩散,进而造成操作工人工作区域环境恶劣,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如何有效提高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降低高压水喷射管被物料堵塞后的维修难度,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好、维修简便、除尘降尘效率高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除尘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气幕阻尘效果,并有效提高除尘、降尘效率,以避免高浓度含尘气体进入操作空间;以及如何通过高压水喷射管(喷嘴)结构形式的改变,有效解决因物料堵塞所致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降除尘系统,包括压风风筒、抽风风筒和高压水喷射管;其中,压风风筒和抽风风筒一上一下分别布置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刀盘的右侧;压风风筒的出口与刀盘之间的距离为1.5-2米;抽风风筒的进风口与刀盘之间的距离为0.5-1米;在刀盘上的每一个截割刀的周边位置处均分别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高压水喷射管数量为若干,分别安装在与其对应的上述通孔内;各高压水喷射管相互并联连接在高压供水水管上,由高压供水水管供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风筒为三段式结构,自左向右依次为出风管、气幕发生装置和与外部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的第一进风风管;
所述气幕发生装置为一风管,其壁面上沿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数量的通透的环形狭缝;
所述出风管、气幕发生装置和第一进风风管的内径相等;
所述气幕发生装置的最左端与刀盘之间的距离为4-5米;
所述高压水喷射管内部空腔呈近似漏斗形状,高压水喷射管的进水口端内部开孔为左细右粗的锥形孔、出水口端内部开孔为直径均一的圆孔;上述锥形孔的细端与上述圆孔的直径相等;
所述直管段的出口管内壁上设置有倒角,倒角角度为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