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旋翼育种田增产辅助授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980.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光远;程宏远;高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01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育种 增产 辅助 授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业生产装备,特别是一种多旋翼制种增产辅助授粉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一些农业作物在生长到普遍开花的时候,雄株花蕊的花粉需要借助于自然的风力或昆虫携带等方式漂落在雌株上,从而完成授粉。然而往往受到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授粉率不能得到保证,尤其在育种田中极为明显:在以往的育种田授粉时期,一般为盛夏时节,以玉米为例,多为杂交品种,其授粉时期多为每年的7月中旬至下旬,温度偏高,当温度达到35℃的时候,花粉会在5分钟失去活性,从而影响授粉效果,一天当中也只有清晨和傍晚会有较高的授粉率。
并且在夏季自然风较少,授粉只能达到3~4珠左右的距离,在育种田中,杂交玉米一般为1株雄株搭配3株雌株(2颗雄珠间隔6珠)才能保证产量,雄株本身不能结棒,因此其土地利用率也仅仅为6/7,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旋翼制种增产辅助授粉机,能在作物农田上提供定向、稳定、有效的风力,进行大面积有效作业,辅助开花的作物进行授粉,提高授粉率和授粉质量,同时增加育种田的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种子产量,显著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多旋翼飞行器,其特征是:在多旋翼飞行器机架的尾部通过连接架组装两个出风方向相对于机身平面45°向下,并相对于机尾方向45°向外的鼓风扇。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旋翼制种增产辅助授粉机飞行时产生的下旋气流可以达到5—6级风力,能使玉米雄株花蕊产生大幅度晃动,将花蕊中的花粉抖落,使其飘散,再使用鼓风扇扰乱多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当多旋翼机在玉米雄株上方飞过时,机尾部产生的气流上扬带动花粉向飞行方向两侧扩散,以此增加花粉扩散的横向距离和面积,使花粉得以更为均匀的附着于雌株上,提高雌株受粉率。
传统的育种田1株雄蕊搭配3株雌蕊,以玉米为例,其株距一般在360mm左右,可以计算得出自然风授粉的有效距离为1080mm,然而经实验测试,多旋翼育种田增产辅助授粉无人机的有效横向风可达7200mm以上,所以可覆盖距离可达20珠玉米,为突出增产效果,使用育种田增产辅助授粉机能实现1株雄蕊搭配10珠雌蕊(2颗雄珠间相隔20珠雌珠)使雌珠双向授粉,授粉效果更为突出,每珠玉米果实穗粒饱满度可增加20%以上。
由于雄蕊只负责授粉,并不结穗,所以以往传统玉米育种田只有占田地面积85%的雌株可以产出玉米种子,而经过多旋翼育种田增产辅助授粉无人机授粉的育种田可以将雌株的种植面积提升到95%(即雄株种植面积的减少),增加了育种田的土地有效利用面积10%。可使育种田种子产量增加30%以上,显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具体结构如下:多旋翼飞行器采用现有公知结构,即在装有自动飞行仪的机身主体2上组装1-4号电机,在1-4号电机上同轴连接旋翼3;多旋翼飞行器机身的机尾通过连接架5组装两个出风方向相对于机身平面45°向下,并相对于机尾方向45°向外的鼓风扇6、7。将两个鼓风扇分7、6分别挂装于2、3号电机机臂正中间和3、4号电机机臂正中间,在机架的下部连接四根支架1,以便于落地时机身不接触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