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366.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凌翠翠;韩治德;韩雪;郭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1L31/109 | 分类号: | H01L31/109;H01L31/18;H01L31/026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纳米 阵列 硅异质结 紫外光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采用具 有紫外敏感性的二氧化钛/硅异质结材料,主体结构是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薄膜(3)和n型 硅基底(5)形成的n-n同型异质结;其中,n型硅基底(5)上保留自然氧化的二氧化硅层(4),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表面镀有透光金属层电极薄膜(2);透光金属层电极薄膜(2)上制备 铟点电极(1),在n型硅基底(5)上与二氧化硅层(4)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形成铟金属层(6) 作为另一电极;
连接正电极铟点电极(1)和负电极铟金属层(6),并串联吉时利数字源表2602B(7); 电压为-2伏特;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从无光向有光转换时,电流变化较大,表现出了良好的 紫外光敏感性;反向电压下,该异质结在不同紫外光功率下光电流变化明显,且随着光功率 的增大,光电流增大,当反向电压大于2伏特时,光电流趋于稳定;在反向电压2伏特时, 光电流与暗电流之比最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均在~0.01秒;该异质结在365nm紫外光下, 光电流大于在其他波长单色光下的光电流,表现出较好的紫外敏感性;该异质结在紫外光下 的开关比为5700%,大于在其他波长单色光下的开关比,该器件表现出较好的紫外探测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薄膜(3)的厚度为100-600纳米,透光金属层电极薄 膜(2)的厚度为10~30纳米,n型硅基底(5)的厚度为0.5-2毫米,n型硅基底(5)的电阻 率为1-3欧姆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透光金属电极层可以是钯、铜等;铟电极可以是铝、锡等;铟点电极是正 极,铟金属层是负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用去离子水在超声波中清洗硅片10~20分钟,然后用丙酮在超声波中清洗硅片 10~20分钟,最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硅片10~20分钟;烘干后,再次重复上清洗过程;
(2)将清洗好的型n硅基底放入旋涂仪,抽真空后在保持持续通入氮气的背景下进行旋涂, 旋涂时转速为5000~10000转每秒,旋涂时间为40~60秒,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3)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硅基片放入管式电阻炉中在温度为800摄氏度下氮气 气氛中退火,温度上升速率为4摄氏度每分钟,至800摄氏度时保持2小时,得到二氧化钛 纳米点薄膜/硅异质结;
(4)将退火后的二氧化钛纳米点薄膜/硅基片放入盛有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38%)和 钛酸四丁酯溶液(比例为30:1)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进行水热诱导生成二氧化钛纳米棒阵 列,背景温度为120~160摄氏度,水热时间为0.5~2小时,得到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 结;
(5)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基片放入溅射室,利用抽真空系统使溅射室处于真 空状态,直到背景真空达到目标真空度0.5~2.5×10-4帕;
(6)在维持3帕压强的前提下,向溅射室中通入氩气,待气压稳定后,开始金属钯溅射, 其钯靶纯度为99.9%(质量分数),溅射直流电压、溅射直流电流和溅射时间分别为0.26千 伏、0.20安培和1~3分钟;再次利用抽真空系统使背景真空达到1×10-4~2×10-4帕,2小时后, 取出样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点薄膜是利用二氧化钛薄膜经过800摄氏 度退火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3)利用水热法制备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硅异质结的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透光金属层电极薄膜(2)是在室温条件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硅片的抛光方法
- 下一篇: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