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425.X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轩;张少卿;赵丽丽;关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线 瞬态 响应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飞机、舰船等复杂系统的线缆网进行电磁兼容分析时,往往会遇到线缆布局随载体 外形变化的情况,部分电缆的电气参数会随空间坐标而改变;由于这种电缆的分布非均匀特 征,使得频域的BLT方程不再适用,因而大多采用时域分析研究;目前存在几种分析方法: (1)基于线路参数随空间位置呈指数变换的假设,提出了非均匀传输线中电磁暂态过程的时 域计算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2)基于分离网络技术,将非均匀多导体线缆离散成多个网 络,通过求解每个网格点的传输矩阵进而获得整个线缆时域特征性;(3)通过对非均匀线离 散,将每个离散线段当成均匀线缆在频域中求得电压、电流的频域响应,再采用逆拉普拉斯 变换到时域得到时域解,这种方法引入了庞大的矩阵卷积运算增大了求解问题的复杂性。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通过对电报方程进行时-空离散,实现求 解非均匀线瞬态响应;但是当线缆数量庞大时,FDTD的计算时间及内存占用比也将迅猛增加, 使得系统无法高速运转;有数据表明,一架“台风”战斗机的电缆总长为30km,而一架波音 747大型客机的电缆总长达到274km,若以脉冲式电压源激励,则空间离散单元将达到108量 级,因此难以快速求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 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步骤:
步骤一:结合BLT方程的一般形式和电磁拓扑理论,定义多导体传输线网络节点的BLT方 程以及定义方程中的各个参量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步骤二:BLT-FDTD的混合计算;首先利用FDTD方法计算非均匀线段的S参数;然后将整 个非均匀段当成节点,参与到整个线缆网络的计算中;
步骤三:求解非均匀线段的瞬态响应以及实现BLT-FDTD的时频结合。
上述的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所述定义多导体传输线网络节点的BLT方程是 指:根据电磁的拓扑理论,将多导体传输线网络表示为节点与管道的组合,其中节点表示负 载,而管道表示传输线;对于管道i上的节点j,出射波向量和入射波向量的关系可由散射参 数表示,进而再表示出有物理节点的阻抗,无物理节点的阻抗;
上述的一种对传输线瞬态响应的分析方法,所述BLT与FDTD结合计算,具体包括:a: 非均匀线段离散;将一段长为L的非均匀传输线从传输网络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二端口网 络;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将非均匀传输线离散成M段,每段长度为△x,计算出第m段 的特性组坑Zcm;
在两端口外接阻抗Zl1、Zl2,并有如式(1)所示:
Zl1=Zc1,Zl2=ZcM(1)
式中,Zc1为与端口1相连接离散段的特性阻抗:ZcM为与端口2相连接离散段的特性阻 抗;
b:求解非均匀线段S参数:在端口1引入理想电压源,采用FDTD方法求解两个端口负载 的电压响应vl1,vl2和电流响应il1,il2:
通过FFT变换将vl1,vl2和il1,il2变换到频域,得到其频域形式和将入射波和反射波分离,令端口1的归一化入射波和归一化出射波分别为a1,b1,端口2的归一化入射波和归一化出射波分别为a2,b2,根据S参数的定义有如式(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