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976.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娜;肖伟;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243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 流电 低成本 复合 质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用离子交换膜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代表着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受制于时间和地域依赖性,离网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必须使用储能系统,否则很难全天候利用。而直接并网也必须采用储能系统对电网进行调峰和调频,否则会对电网功率和频率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高效、大规模的能量存储技术就成为其发展应用的关键核心。
钒电池(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是基于VO2+/VO2+与V2+/V3+电对的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能量存储于电解液中。与传统的蓄电池相比,钒电池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自放电率低,实现能量的大容量存储,是满足智能电网以及风能、太阳能发电对大规模储能需求的理想储能形式,我国丰富的钒资源优势也为发展钒电池储能技术提供了条件。
隔膜(质子交换膜)是钒电池的关键材料与重要组件之一,既是电解质离子传输的通道,又起到分隔正负极、防止电池短路的作用。因此,隔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钒电池的库仑效率、能量效率以及循环寿命,良好的质子交换膜应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电化学氧化性、低钒离子渗透性以及低成本。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Nafion系列膜,虽然Nafion膜化学稳定性好、质子传导率高,但是该类膜的一些缺点是钒离子透过率高,其高昂的价格也使得钒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何制备低成本高性能钒电池隔膜材料已成为制约钒电池工程化和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目前使用的质子交换膜在钒离子透过率高、价格昂贵等问题,制备出低 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该复合质子交换膜既导电性好,又离子选择透过性好,同时又提高隔膜强度,并且成本大大降低,可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将磺化聚合物树脂溶于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在反应釜中加热溶解,配成质量百分数为3~25%的磺化聚合物树脂溶液;
(2)将步骤(1)中所得的磺化聚合物树脂溶液超声处理,除去气泡和杂质;
(3)采用高压静电法将步骤(2)中的溶液喷到多孔基膜上;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喷有磺化聚合物树脂溶液的多孔基膜置于干燥箱中,烘干制备出复合质子交换膜。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高沸点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氯甲烷。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聚合物树脂为全氟磺酸树脂、聚醚醚酮、聚醚砜或聚酰亚胺。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高压静电法为静电喷雾、静电喷涂或静电纺丝。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多孔基膜为聚丙烯锂电池用膜、聚乙烯锂电池用膜、聚四氟乙烯多孔膜或聚丙烯镍氢电池膜。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磺化聚合物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聚合物树脂在50~100℃真空干燥24小时,磺化反应条件为:在30~60℃温度水浴下磺化10~50小时,磺化反应后,将产物干燥备用。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聚合物树脂溶液超声时间为0.5~4小时。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制膜烘干温度为80~140℃,时间为1~4h。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成本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步骤(3)多孔基膜的厚度为10~100微米,步骤(4)所制备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厚度为30~150μm。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用多孔膜作为基膜,以磺化聚合物树脂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溶解,采用高压静电法将磺化聚合物溶液喷到多孔基膜上,制备复合质子交换膜。从而,大大降低聚合物的用量,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质子交换膜的机械强度。
2、本发明采用高压静电方法将聚合物溶液与基膜结合,不仅能使多孔基膜的孔中充分进入溶液,又能保证复合质子交换膜均匀性好,厚度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