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横向动力学的子空间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464.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管西强;巴腾跃;杨维妙;冯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横向 动力学 空间 辨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设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汽车横向动力 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学模型辨识包括模型结构的选择和辨识方法的使用。在模型结构方面,目前, 线性开环模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车辆系统的仿真,但由于该模型结构本身的限制,导致 辨识系统真实的动态响应较差,很难准确地反应出实际车辆系统的动态细节。其次,线性车辆 辨识模型的适用前提是车速恒定且侧向加速度小于0.4个重力加速度,这样的要求对于真实车 辆系统来说并不实际。为克服模型结构的上述缺点,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轨车辆模型的线性变 参数结构,在其模型结构中,待辨识车辆系统的系数都为关于纵向车速倒数的多项式函数,尽 管充分考虑了纵向车速的变化,但遗憾的是轮胎侧偏特性仍然在线性域。另外,在推导该模型 结构的过程中,系统的输出量必须包含质心侧偏角信号,这在实际的汽车系统中并不容易实现, 因为侧偏角传感器的价格较高且测量精度差,一般仅通过估计手段获得。
在辨识方法的使用方面,尽管一些智能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可以辨识出具有很高精度的模型,但是由于这样的模型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应用范围受到了 限制。集员辨识方法虽然考虑了线性时变参数的影响,但其仅仅是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对 于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点的车辆系统而言,辨识效率低。此外,经典子空间方法虽然可以有效 地用于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但在闭环条件下估计的结果是有偏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汽车横向动力学建模 方法,综合考虑了汽车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人-车-路大闭环以及非线性等特点,能够快速、 有效地辨识出实际汽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获得的模型可以准确地 预测系统的输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将轮胎的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在当前工况点xt和ut处通过一阶Taylor展开进 行线性化,构建得到增量形式的非线性汽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结构,并通过递推闭环子空间辨识 方法得到模型结构的车辆系统矩阵的最优估计。
所述的增量形式的非线性汽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结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的自动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瞬时无压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