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469.4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夏禛;金敏姝;王谦;胡亚敏;林骁驰;孙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1/08 | 分类号: | C10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海藻 增压 加氢 热解制油 系统 工艺 | ||
1.一种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热裂解系统和二次热解系统;
所述快速热裂解系统包括增压给料系统(2)、快速热裂解装置(3)、颗粒分离装置(4)、过滤装置(5)、氢气料流管道(6)、可燃气罐(10)、油气分离器(14)和储油罐(15),所述增压给料系统(2)的进气端连接有冲压气体管路(21),增压给料系统(2)的出气端连接有泄压气体管路(22),所述增压给料系统(2)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1),增压给料系统(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快速热裂解装置(3)的进料口,所述快速热裂解装置(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14)的进气口,所述油气分离器(1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颗粒分离装置(4)的进气口,颗粒分离装置(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5)的进气口,过滤装置(5)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可燃气罐(10);所述氢气料流管道(6)连接所述快速热裂解装置(3)的进气口,所述储油罐(1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14)的出油口;所述颗粒分离装置(4)还设有第一废料出口(41),所述过滤装置(5)还设有第二废料出口(51);
所述二次热解系统包括二次热解炉(8)、二次热解燃料仓(9)和落渣口(16),所述二次热解炉(8)包括两个进料口;所述二次热解炉(8)的其中一个进料口通过一个输送装置(7)连接所述快速热裂解装置(3)的固体物料出口,二次热解炉(8)的另一个进料口连接所述二次热解燃料仓(9),所述二次热解炉(8)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可燃气罐(10),所述二次热解炉(8)的底部设有落渣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11),所述换热器(11)与所述落渣口(16)连接;所述换热器(1)开有一个出料口(17),且所述换热器(11)内设有水管,所述水管包括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藻增压加氢热解制油、产气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破碎、干燥海藻生物质和秸秆生物质,将破碎、干燥后的颗粒海藻原料通过进料管(1)投入增压给料系统(2),将破碎、干燥后的粉末秸秆存放于二次热解燃料仓(9);
步骤2、步骤1中的颗粒海藻下行进入快速热裂解装置(3)内进行第一次热解,快速热裂解装置(3)内预先设置有HZSM-5分子筛催化剂;氢气料流通过氢气料流管道(6)进入快速热裂解装置(3),快速热裂解装置(3)内的热解压力为2MPa~3Mpa;气体和热解生物油蒸气首先经油气分离器(14),热解生物油蒸气通过冷凝罐冷凝后进入储油罐(15),不凝气体进入颗粒分离装置(4)进行固体颗粒和气体的第一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的不凝气体进入过滤装置(5)进行第二次分离,第二次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可燃气罐(10)中储存;颗粒分离装置(4)中的废料通过第一废料出口(41)排出,过滤装置(5)中的废料通过第二废料出口(51)排出;
步骤3、步骤2中快速热裂解装置(3)内得到的半焦经输送装置(7)进入二次热解炉(8),步骤1中存放于二次热解燃料仓(9)内的秸秆进入二次热解炉(8),在二次热解炉(8)内发生二次热解气化反应产生可燃气,可燃气进入可燃气罐(10)中储存;二次热解炉(8)内产生的高温固体残渣通过落渣口(16)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破碎、干燥后的颗粒海藻粒径尺寸为3.5mm≤d1≤4.5mm,所述破碎、干燥后的粉末秸秆的粒径尺寸为0<d2≤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氢气料流为含有质量分数为0~10%氮气的氢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HZSM-5分子筛的平均直径d为3.2mm<d≤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快速热裂解装置(3)的热解温度为450℃~55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快速热裂解装置(3)为流化床,流化床的床层与反应管内径比L/D为2<L/D<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次热解炉(8)内的温度为600℃~80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次热解炉(8)为下吸式气化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4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流器柜及风力发电机组
- 下一篇:功率单元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