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表面凸台结构电解加工双极性电极及其电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855.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增伟;朱荻;王登勇;王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体表 面凸台 结构 电解 加工 极性 电极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回转体表面凸台结构电解加工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4)、工具阴极(3)、工件阳极(1)、辅助电极(2)、电子负载(9);辅助电极(2)表面涂覆不溶于中性盐溶液惰性金属材料;
所述工具阴极(3)表面开有镂空的窗口结构;所述工具阴极(3)紧紧固定于所述辅助电极(2)表面,且两者之间具有绝缘层(7);
所述工件阳极(1)与所述电子负载(9)串联后,再与所述辅助电极(2)串联后与电源(4)正极相连;所述工具阴极(3)与电源(4)负极相连。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体表面凸台结构电解加工双极性电极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适用于回转体表面高度为0-1mm的低凸台(12)电解加工,加工时将电子负载(9)设定为恒压模式,以保证辅助电极(2)与工件阳极(1)之间有稳定的正电势差;由于辅助电极(2)与凸台(12)距离很近,根据电场分布原理,具有更高电势的辅助电极(2)能够有效改变加工区凸台表面的电场分布,消除凸台(12)表面的杂散电流,起到保护凸台(12)表面不受杂散腐蚀的作用。
3.一种回转体表面凸台结构电解加工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4)、工具阴极(3)、工件阳极(1)、辅助电极(2)、电子负载(9);辅助电极(2)表面涂覆不溶于中性盐溶液惰性金属材料;
所述工具阴极(3)具有安装凹槽(11),在工具阴极(3)的外壁面,且与安装凹槽(11)对应的位置具有弹簧安装框(8);所述安装凹槽(11)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辅助电极(2)安装于该安装凹槽(11)中,且辅助电极(2)的末端穿过上述通孔;辅助电极末端与弹簧安装框(8)底部之间依次为限位螺母(6)和弹簧(5);所述工具阴极(3)与辅助电极(2)之间具有绝缘层(7); 所述辅助电极(2)上与所述工件阳极(1)相对的面嵌有使辅助电极(2)和工件阳极(1)不能接触的绝缘挡片(10);
所述工件阳极(1)与所述电子负载(9)串联后,再与所述辅助电极(2)串联后与电源(4)正极相连;所述工具阴极(3)与电源(4)负极相连。
4.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回转体表面凸台结构电解加工双极性电极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回转体表面高度为1-20mm的高凸台(12)电解加工,加工时将电子负载(9)在工作时设定为恒压模式,以保证辅助电极(2)与工件阳极(1)之间有稳定的正电势差;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阳极(1)与工具阴极(3)以相同的转速相对旋转,当凸台(12)转至中间的加工区域时,辅助电极(2)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始终与凸台(12)表面接触;限位螺母(6)用于控制辅助电极(2)随着弹簧(5)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由于辅助电极(2)与凸台(12)距离很近,根据电场分布原理,具有更高电势的辅助电极(2)能够有效改变加工区凸台(12)表面的电场分布,消除凸台(12)表面的杂散电流,起到保护凸台(12)表面不受杂散腐蚀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8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搬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横截面切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