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立管防漏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998.4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新荣;潘旭东;曹永宝;沈海峰;何忠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立管防 漏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室内立管防漏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待浇筑楼板的立管位置预留管道洞口,并安装预埋管;(2)用混凝土将待浇筑楼板浇筑至设计板面标高;(3)在预埋管位置固定浇筑模具,使预埋管位于浇筑模具内侧;(4)在浇筑模具与预埋管之间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压实形成挡水边。(5)拆除浇筑模具。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一是挡水边与楼板浇筑间隔时间短,能够同时凝结,两者凝结后连接为一体,连接处不易产生缝隙,防漏水效果好;二是使用该浇筑模具使挡水边浇筑简单、易成型、易拆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室内立管防漏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中,尤其是住宅楼房中,有大量的立管需要穿越楼板。在以钢筋混凝土为楼板的工程施工中,通常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孔洞,待立管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立管周围封堵作业。特别是在卫生间内,对防漏水的要求比较高,通常在楼板浇筑完成硬化以后,安装立管时在立管处浇筑挡水边进行防漏水处理。由于后浇筑的挡水边与楼板不是同一时间浇筑,两者之间结合不够紧密,结合处容易产生缝隙,容易发生渗漏;而且现有的封堵材料及工艺很难保证封堵后的孔洞不会发生渗漏,经常返工,费时费料,且用户的满意程度低。
例如:申请号为201310348074.X的中国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卫生间管井防漏水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卫生间管井楼板位置预留管道洞口,安装立管和水平管;步骤二:砌筑管井的一部分填充墙,填充墙上安装把管井内外连通的排水管;步骤三:对洞口四周的新旧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并清理,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两层浇注对管道洞口进行封堵,其中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强度比楼板混凝土的强度高一个等级;步骤四:对管井内部的楼板面和墙面进行找平工序和泛水工序,之后继续完成填充墙的砌筑,并设置检查口。其缺点在于:混凝土板、填充墙与楼板为先后浇筑,连接处易产生缝隙,防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立管防漏水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立管与楼板的结合处漏水,施工方便、防水可靠、使用价值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室内立管防漏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待浇筑楼板的立管位置预留管道洞口,并安装预埋管;
(2)用混凝土将待浇筑楼板浇筑至设计板面标高;
(3)在预埋管位置固定浇筑模具,使预埋管位于浇筑模具内侧;
(4)在浇筑模具与预埋管之间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压实形成挡水边。
(5)拆除浇筑模具。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的预埋管的预留高度高于设计板面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的预埋管的预留高度高于或等于浇筑模具的最高浇筑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与步骤(4)的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楼板面层的厚度为大于2cm且小于待浇筑楼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在完成步骤(4)之后对楼板面层进行找平处理。
作为优选,在完成找平处理后进行防水层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的浇筑模具包括框架和支架,所述框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架卡接在框架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框架和横框架,所述竖框架的两端设有朝内侧凸出的插接部,所述横框架的两端插接在两根竖框架位于同一端的插接部上,所述竖框架与横框架围成一浇筑区。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数量为两个,相对地设置在竖框架的两端,其包括横支架和两个垂直设置在横支架两端的竖支架,所述竖支架分别卡接在两根竖框架的外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用可拆卸自锁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挂架滑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