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业消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3734.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8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士龙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业 消防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业消防装置,属于智能物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火灾来临时人员定位的问题。本物业消防装置包括应急灯、门把手、扶手滑套和手电筒,应急灯内设有RFID阅读器一、RFID天线一和无线发射装置一,门把手内设有RFID阅读器二、RFID天线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二,扶手滑套内设有RFID阅读器三、RFID天线三和无线发射装置三,手电筒内设有RFID标签,应急灯上设有连接部一,门把手上设有连接部二,手电筒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部一或连接部二上,还包括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本装置在火灾来临后能最大程度对人员进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物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业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小区住宅不仅楼层越来越高,管理也越来越智能化,对于物业服务管理而言,涉及的关系也愈加复杂,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就可能演化为突发的、影响较大的紧急事件。对于住宅小区而言,楼道或室内等处发生火灾,对于物业服务管理及其住宅人员都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人员伤亡相比财产损失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火灾情况下,对人员具有精确定位功能的物业消防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业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灯、门把手、扶手滑套和手电筒,所述的应急灯固定在楼道墙壁上,所述的门把手设在各安全出口的门上,所述的扶手滑套套设在楼梯扶手上且能沿着楼梯扶手滑动,所述的应急灯内设有RFID阅读器一、RFID天线一和无线发射装置一,所述的门把手内设有RFID阅读器二、RFID天线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二,所述的扶手滑套内设有RFID阅读器三、RFID天线三和无线发射装置三,所述的手电筒一端设有LED照明灯,手电筒内设有RFID标签,所述的应急灯上分别设有若干连接部一,所述的门把手上设有连接部二,所述的手电筒呈长条形筒状结构并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部一或连接部二上,还包括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所述的RFID标签分别通过RFID天线一、RFID天线二和RFID天线三与RFID阅读器一、RFID阅读器二和RFID阅读器三通信,所述的应急灯、门把手和扶手滑套分别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并利用通讯网络与控制中心通信,所述的楼梯扶手两端分别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的扶手滑套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且所述的凸起能嵌在所述的凹槽内。
本装置原理为:火灾来临后,应急灯启动照明,之后人员将装在应急灯或门把手上的手电筒取下,即可触发手电筒内的RFID标签,随着人员的移动,分布在各个位置的应急灯、门把手和扶手滑套分别能通过RFID阅读器一、RFID阅读器二和RFID阅读器三接收到RFID标签的信息,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一、无线发射装置二和无线发射装置三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度先对人员进行寻找,因此本装置在火灾来临后能最大程度对人员进行定位,而且手电筒还具有照明作用,手电筒能装在应急灯或门把手上也十分方便。同时方便知道扶手滑套已经滑动到楼梯扶手一端终点。
在上述的一种物业消防装置中,所述的手电筒内设有充电电池,所述的应急灯和门把手能分别通过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为所述的充电电池充电。
在上述的一种物业消防装置中,所述的手电筒上设有充电接口,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手电筒内的充电电池连接并能为手机充电。
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为手机充电十分实用。
在上述的一种物业消防装置中,所述的手电筒内还设有GPS定位模块,所述的手电筒表面还设有环形灯圈。
设置GPS定位模块还能利用GPS网络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物业消防装置中,扶手滑套表面还设有方向指示标记。
在上述的一种物业消防装置中,所述的通讯网络包括WiFi和GSM/GPR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士龙,未经胡士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