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4043.2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伍学秋;翁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张晓丹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程 车辆 电池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其包括电池主体、挂接部、限位部、升降支撑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挂接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和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采用本发明的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的更换与固定,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提高工程车辆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工程车辆主要以柴油为燃料,但是这种工程车辆加大了环境污染,同时也严重浪费能源。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现在许多工程车辆厂家投身开发新能源车辆,电池驱动的方式已经被应用在工程车辆领域中,这对于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工程车辆而言,一方面由于工程车辆所需的功率一般较大,需要大容量的电池来驱动,另一方面由于受单箱电池容量的限制,往往采用多电池箱组合来供给电能,由于电池数量的增多,带来了占用空间较大,同时电池重量达几吨。由于受到当前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电池充电后的使用时间有限,电池能源耗尽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车辆直接充电需要工程车辆去往固定充电的位置进行充电,在充电期间无法工作,这大大降低了车辆的工作效率。
因此,给工程车辆更换电池成为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对于这种体积大,质量大的电池来说,如果采用吊装的方式来进行电池的装卸,将限定电池的取出方式只能是自下而上,这就决定电池的上端除了覆盖件不能有其他部件的安装,而且在更换电池时,对于打开车辆上方覆盖件的操作方便性要求较高,再者,出于对车辆整车布局的紧凑性要求越来越苛刻,电池的安装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对于电池在车辆上有限的空间内的安装定位实现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吊装作业属于危险作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吊装的取放方式是自下而上,这种方式对吊装作业的视角也有影响,吊装作业对电池在装配空间内的准确定位较难,耗时较长,另外,吊装作业只能在固定位置实现,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方便工程车辆进行电池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主体、挂接部、限位部、升降支撑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挂接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和所述滚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底板、连杆、主梁,液压缸和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固定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若干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主梁铰接,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上盖板铰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梁的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池主体的底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通过一个固定在所述电池主体端部的带有卸载阀的手摇泵驱动。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梁的端部之间通过一活动块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所述主梁的端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主梁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滚动机构为由一个或多个万向轮构成的万向轮组。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机构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千斤顶为四个。
本发明的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其包括电池主体、挂接部、限位部、支撑架、液压缸和滚动机构,所述挂接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所述滚动机构通过所述液压缸与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动机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4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