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顶料的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651.5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夹持 机构 | ||
本发明为一种径向顶料的夹持机构,包含:夹持本体,具有轴向及径向;二夹爪,能够沿该径向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在该夹持本体,并各具有用以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推抵机构,包括固设在该夹持本体的推抵本体、及能够沿该轴向往复位移地设在该推抵本体的推抵杆件,该推抵杆件具有推抵部;顶料机构,能够绕着该径向枢摆地设在该夹持本体,并具有连接该推抵部的连接部、及相对于该夹持部靠近或远离的顶料部;藉此,当该推抵部沿着该轴向伸出位移时,该顶料机构绕着该径向正向枢摆一角度,并使该顶料部朝夹持部靠近,以推动该工件沿该径向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夹持机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径向顶料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车床的送料过程来说,都是使用夹持机构夹取粗胚进料,同时该夹持机构都具有顶料结构设计,使得粗胚进入车床的油压夹头时,工件能够尽量贴近基准面。
参阅图1所示,显示一种夹头的气压式顶料装置,是包括:一夹头11,该夹头11设有一夹头本体12,于该夹头本体12前面的周围结合三个夹爪13;一顶料构造14,该顶料构造14设有三个气压缸141,三个气压缸141系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结合于该夹头本体12的周围,三个气压缸141的位置系与三个夹爪13交错,并且前端系朝前伸出该夹头本体12的前面,于三个气压缸141的前端结合一顶料板15,该顶料板15系位于三个夹爪13之间。使用时系以夹爪13夹取粗胚或成品,又以三个气压缸141驱动顶料板15将粗胚向车床的油压夹头(图上未示)内推送,或者预先压住成品再由夹爪13取下,由于取料或进料时顶料板15不会预加力量,又能固定成品不滑落,因此可解决以弹簧来进行推送的缺陷,以令粗胚进料或者成品取料时皆能更加精准。然而,其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下述需改善的缺陷:
由于该夹头11的气压式顶料装置的送料过程都是使用三爪夹爪13以轴向夹取粗胚进料,因此,当该夹头11的气压式顶料装置搭配机器手臂(图上未示)执行自动送料作业时,该机器手臂的末端姿态也必须呈轴向对齐状态,如此,将造成机器手臂末端部分(第4、5、6轴)含该夹头11的气压式顶料装置进入车床的机台体积过多,容易造成作业上的干涉。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夹持机构,其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即为本案发明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径向顶料的夹持机构,让该夹持机构搭配机器手臂使用时,得以减少机器手臂进入机台内部的体积,降低作业上的干涉。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径向顶料的夹持机构,包含:一夹持本体,具有一轴向及一径向;二夹爪,能够沿该径向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在该夹持本体,并各具有一用以夹持一工件的夹持部;一推抵机构,包括一固设在该夹持本体的推抵本体、及一能够沿该轴向往复位移地设在该推抵本体的推抵杆件,该推抵杆件具有一推抵部;一顶料机构,能够绕着该径向枢摆地设在该夹持本体,并具有一连接该推抵部的连接部、及一相对于该夹持部靠近或远离的顶料部;
藉此,当该推抵机构的推抵部沿着该轴向伸出位移时,该顶料机构绕着该径向正向枢摆一角度,并使该顶料部朝该夹持部靠近,以推动该工件沿该径向位移;当该推抵机构的推抵部沿着该轴向缩回位移时,该顶料机构绕着该径向反向枢摆一角度,并使该顶料部朝该夹持部远离。
较佳地,该推抵机构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较佳地,该顶料机构包括一枢接块、二枢接臂、及一顶料件;该枢接块具有固设该推抵部的该连接部、及一枢接部;这两个枢接臂各具有一枢设在该夹持本体的第一枢接臂部、及一第二枢接臂部;该顶料件具有一枢设在这两个第二枢接臂部之间的顶料中部、一位于该顶料中部一侧且枢设在该枢接部的顶料侧部、及一位于该顶料中部另一侧的该顶料部。
较佳地,这两个枢接臂的第一枢接臂部与该夹持本体之间以一螺栓穿置。
较佳地,该顶料件的顶料中部与这两个枢接臂的第二枢接臂部之间以一螺栓穿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