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6801.4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瑞初;谢文誉;谢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28 | 分类号: | E05B67/28;E05B47/00;E05B6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锁,在电气部内设置有电动机与输出齿轮;环形部内设置有沿环形轨迹滑动的弧形锁杆,锁杆外周靠近尾部局部开有锁止口,锁杆依靠第一弹性体复位;锁止机构部内设置有挡片,挡片以枢轴为杠杆支点偏转,锁止状态时挡片通过第二弹性体卡入锁杆的锁止口;拨轮设置在输出齿轮下方并由电动机驱动旋转,拨轮底部设置有偏离轴心的拨杆,挡片上部侧边与拨杆外周接触。本发明锁止挡片的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稳定可靠。本发明的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各自相对独立,安全可靠。本发明将自行车的电控部分与车锁部分组合集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适合于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公共自行车的信息化车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手闭合电开启的锁轮圈形自行车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车锁,通常是采用手动闭锁、钥匙开锁的机械结构,不适合于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公共自行车的信息化车辆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传统机械中这些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手闭合电开启的自行车锁,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与电气化,满足信息化产品的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行车锁,由壳体装配形成电气部、环形部与锁止机构部,在电气部内设置有电动机与输出齿轮;环形部内设置有沿环形轨迹滑动的弧形锁杆,锁杆外周靠近尾部局部开有锁止口,锁杆依靠第一弹性体复位;锁止机构部内设置有挡片,挡片以枢轴为杠杆支点偏转,锁止状态时挡片通过第二弹性体卡入锁杆的锁止口;拨轮设置在输出齿轮下方并由电动机驱动旋转,拨轮底部设置有偏离轴心的拨杆,挡片上部侧边与拨杆外周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电气部与锁止机构部分隔为两个独立腔室,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轴孔连通。
所述轴孔用于连接拨轮与输出齿轮。
所述输出齿轮由相啮合的小齿轮与内齿圈组成,拨轮设置在内齿圈下方。
所述输出齿轮由相啮合的小齿轮与大输出齿轮组成,拨轮设置在大齿轮下方。
所述挡片内侧设置有锁止凸台,锁止状态时锁止凸台卡入锁止口。
所述枢轴靠近挡片的锁止凸台一侧。
所述第一弹性体为拉簧,拉簧连接在锁杆尾端与底盖的拉簧挂柱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体为压簧,压簧被压紧设置在底盖的压簧挂柱与挡片的压簧柱之间。
在锁止机构部内还设置有传感组件,包括传感器与触发物,锁止时传感器被触发物触发后产生锁车信号。
所述触发物设置在挡片上。
传感组件为接近传感组件,所述触发物优选为磁钢,所述传感器优选为干簧管。
所述壳体包括面盖、中盖与底盖,面盖与中盖之间形成电气部,中盖与底盖之间形成环形部与锁止机构部。
所述中盖为由上部控制盒体与下部左右两侧弧形的锁上盖组成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传统的机械锁具改造成利用电机控制的电控锁,通过设置微电机、输出齿轮、拨轮与挡片,利用微电机驱动偏心的拨杆作圆周运动轨迹,拨动挡片偏转运动,锁止凸台脱离锁杆锁止口,在弹性力作用下快捷自动开锁,利用传感器对锁止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开锁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本发明锁止挡片的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稳定可靠。本发明的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各自相对独立,安全可靠。本发明将自行车的电控部分与车锁部分组合集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适合于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公共自行车的信息化车辆设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开门式洗衣机盖用旋转阻尼器
- 下一篇:蓝牙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