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边部增厚问题的轧机窜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7012.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峰;李山青;李红梅;刘宝军;朱海龙;宋健;葛俊;陶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8 | 分类号: | B21B37/18;B21B3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朱丽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边部增厚 问题 轧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冶金酸洗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窜辊控制方法。一种解决边部增厚问题的轧机窜辊控制方法,首先选定边部监测区域,通过监控得到带钢宽度方向上的板形数据;根据板形数据计算得到边部监测区域内的平均厚度;当平均厚度超过中心点厚度时采用新的策略计算窜辊量。本发明通过对边部增厚段进行监测,当发现增厚出现时采用新的窜辊策略进行控制,在保持目前控制基准点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热轧来边部反翘导致的冷轧轧后边部增厚折皱问题,既解决了边部增厚的问题,又保证了整体情况下当前控制基准点的稳定,可提高冷轧轧制过程同板差整体控制水平,可广泛用于目前采用轧辊窜动模式进行边缘降控制的冷轧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酸洗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窜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产品的边缘降Edge Drop,简称为边降,也称为边部减薄,是尺寸精度指标的重要参数。如图1所示,边缘降的传统定义是距离边部100mm位置的厚度tA减去距离边部15mm 位置的厚度tB的差值得到△HED=tA-tB;
但随着目前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边降定义已经难以满足要求,时常发生当传统边缘降的控制水平完全达到机组控制要求时,仍然无法满足用户对断面形状要求的情况。因此目前在生产高边缘降要求的冷轧机组均将边缘降概念拓展至同板差,即带钢中心点厚度HC减去距离边部15mm位置的厚度H15的差值得到同板差△HCE=HC-H15;
以此计算得到的参数能够真正体现全板宽范围内的厚度差异,是表征机组精度控制能力的优良指标。
当今世界上先进的UCMW型或UCM型轧机在边缘降/同板差的控制上主要采用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其主要控制思路均为如图2所示,使用带倒角1或特殊弧形的工作辊2或中间辊对带钢3的边部减薄区域进行补偿以降低边缘降值,以如图2为例,倒角区域长度为175mm,实际生产过程中倒角区域与带钢接触部分长度记为负值,负值越小,说明倒角区域与带钢接触部分越长。同时,边缘降的控制分布在上下辊,上下辊可根据来料情况单独窜动。
但是,此种控制方式目前也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热轧生产工艺的原因,在热轧来料生产过程中容易在距离边部约30mm处形成边部反翘点,即边部30mm位置厚度较中心点厚度更大,使得在控制过程中,与边部15mm处的控制逻辑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但由于用户需求的限制,无法更改为以30mm处作为控制基准点。此热轧断面料虽然整体比例不高,但在目前的控制系统中容易产生对应位置冷轧后的边部增厚问题,对应位置冷轧后厚度大于冷轧后中心点位置厚度,并在最终产品上表现为折皱类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边部增厚问题的轧机窜辊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边部增厚段进行监测,当发现增厚出现时采用新的窜辊策略进行控制,边部增厚段通过后回复原有窜辊策略,并根据轧制后的数据进行反馈调整窜辊量,在保持目前控制基准点 15mm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热轧来料30mm处边部反翘导致的冷轧轧后边部增厚折皱问题,既解决了边部增厚的问题,又保证了整体情况下当前控制基准点的稳定,可提高冷轧轧制过程同板差整体控制水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解决边部增厚问题的轧机窜辊控制方法,在设定边部增厚窜辊控制的边部监测区域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凸度仪进行监控得到带钢宽度方向上的板形数据;
S2,根据板形数据计算得到边部监测区域内的平均厚度所述平均厚度包括操作侧边部监测区域平均厚度HWS和传动侧边部监测区域平均厚度HDS,
当平均厚度时,则进入步骤S3;
当平均厚度时,采用原有的窜辊方式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卷取钢卷内圈卷形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极薄变厚度带材微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