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7307.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刚;徐金宇;黄雅芹;张玉明;冶文广;徐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7/14;G03B17/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135 画幅 数码 单反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背景技术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 机。单反有光学取景器,因此体积较大,机身较厚。光学取景器有多种,且反光镜为高档 相机配置。
相机有画幅之分,画幅是指成像单元的尺寸,在胶片时代就是指底片的尺寸,而在数 码时代就是指感光元件的面积。胶片时代的画幅分别有小画幅、中画幅、大画幅这三大类 胶片画幅尺寸。中画幅以上的画幅尺寸有着更加细致的划分,中画幅是指介于36×24mm 的小画幅及4×5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成像尺寸,目前,中画幅胶卷相机使用宽度为6cm 的120/220胶卷,成像尺寸有6×4.5cm,6×6cm,6×7cm,6×9cm等,大画幅相机拍出 的影像尺寸较大,成像清晰,质感真切,影调与色调层次细腻动人,色彩更加饱和逼真。 一张4×5英寸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胶片的13倍,一张5×7英寸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 胶片的25倍,一张8×10英寸散页片的面积是35mm胶片的50倍。为了区分35毫米电 影胶片和照相机用的35毫米相机用的散装胶卷,在相机胶卷盒上印上了135的代号。后 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在135相 机系统中标准的画幅尺寸是24mm×36mm,这也就是传统135胶卷的尺寸。而在数码时代 划分的更加细致,尤其是135画幅以内的画幅尺寸被细分为全画幅、APS-H、APS-C、1 英寸、4/3英寸、1/1.8英寸以及更小的画幅尺寸。画幅的大小决定了相机的感光能力,画 幅越大感光的面积越大接收到光的信息也就越多,成像也就越细腻丰富,另外,画幅也影 响着成像像场和景深,画幅越大获得的像场更大,景深也浅,同时,画幅大带来的是高像 素的精细分辨率。
目前135系列相机是镜头最多的相机,也是小画幅相机中体积最大,成像质量最好的 相机,其感光元件和显示屏与相机机身均为一体设计。但是,摄影师在平常使用过程中, 针对不同场景,对感光元件和显示屏有不同需求,例如拍摄黑白、彩色或像素不同的照片 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感光元件,或者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更新其他硬件设备,例如更新 显示屏至宽屏大屏触摸屏或卷屏等,更新无线通信模块至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未来出 现的其他无线通信模块,都只能更换整机以满足拍摄需求,这样成本非常高,而且造成现 有相机的资源浪费。
现有的数码后背主要附加在中画幅相机或大画幅相机上使用,使原本使用胶片的相机 也可以进行数字化拍摄,其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一个数码后背都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无法满足普通摄影者的需求。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 的相机机身与数码后背分体的结构,无法满足摄影师对不同种类相机与不同类型、不同像 素后背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摄影师升级硬件设备时需整机更换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它将感光元件和显示屏 集入到数码后背中,再将数码后背与相机机身可拆卸安装,以满足摄影师在使用135全画 幅相机有不同需求时,可较方便地针对性更换所需部件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可以降低 摄影师硬件升级成本,同时有效提高照相机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该单反相机包括相机机身和数码后背;
所述相机机身的背面设有用于安装镜头的卡口,所述相机机身上设置有快门以及第一 功能按键组,所述相机机身内设置有光学取景器,所述相机机身的正面设有凹槽;
所述数码后背的背面设有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面积为36x24mm,所述数 码后背内设有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所述数码后背上设置有第二功能按键组,所 述数码后背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数码后背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感光元件 与卡口之间的距离为43~47mm。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槽口水平设置,所述U型槽的 两侧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数码后背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柱为弧形导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制冷片动线圈磁浮双工件台矢量圆弧换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透明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