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垒砌制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7663.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邹瑾;张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瑾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陈广民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垒砌 挡土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垒砌制挡土墙,该干垒砌制挡土墙由多个两种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挡土块和第二挡土块干垒叠放而成。本发明的挡土墙使用两种形状和尺寸大小不同的挡土块拼接组合形式,既提高了使用景观性和安全性,又降低了加工和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垒砌制挡土墙。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的加大,在水利工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新型生态护坡和生态挡墙砌块。新型生态护坡和新型生态挡墙由于其景观性、生态性和施工快捷等优点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护坡和挡墙砌块都是单一块型进行拼接的,块体都是工厂机器自动化生产的。若块体尺寸较小,则在景观性和安全性方面不如大尺寸块体好;若块体尺寸较大,当施工现场距离工厂较远时在运输费用上的成本较高。因此单独使用的大尺寸砌块或者小尺寸砌块实际使用效果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垒砌制挡土墙,在提高景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加工和运输费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干垒砌制挡土墙由两种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挡土块和第二挡土块干垒叠放而成。
上述第一挡土块包括顶面、与顶面相对的底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所述第一挡土块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条腰所在的平面为侧面,长底边所在的平面为前面,短底边所在的平面为后面;所述第一挡土块的顶面上设置有平行于等腰梯形底边的格栅槽,所述格栅槽贯通第一挡土块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挡土块上设置有多个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锚固孔和孔洞。
上述锚固孔以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为中心线,在靠近第一挡土块的两个侧面的位置对称分布。
上述孔洞以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为中心线,在第一挡土块的中心位置对称分布。
上述第一挡土块上设置有多个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通槽;所述通槽以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为中心线,在第一挡土块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分布。
上述第二挡土块包括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两个侧面、前面以及后面,所述第二挡土块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腰所在的平面为两个侧面,长底边所在的平面为前面,短底边所在的平面为后面;
第二挡土块的侧面长度为第一挡土块侧面长度的二倍;
第二挡土块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格栅槽,格栅槽内布置多个安装孔和吊装孔,所述格栅槽贯通两个侧面;第二挡土块中部布置四个从顶面贯通到底面的孔洞,其中两个孔洞位于两个格栅槽之间,另外两个孔洞位于格栅槽与后面之间,所述前面与两个侧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呈“机翼”形状的凸块;以两个侧面的对称线为中心线,第二挡土块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的位置靠近侧面,锚固孔以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第二挡土块的前面、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贯通顶面和底面;规定:第二挡土块的两个侧面与前面的相接处处分别形成第二挡土块的首和尾;
上述干垒砌制挡土墙包括多个依次堆垒的第一挡土单元,每个第一挡土单元包括第一挡土层、第二挡土层、第三挡土层、第四挡土层、第五挡土层、第六挡土层、第七挡土层、第八挡土层、第九挡土层和第十挡土层;
第一挡土层包括多个第二挡土块;
第一挡土层的形成方式为:将相邻第二挡土块首尾相连依次排列,第一挡土层中的所有第二挡土块的排列方位一致;
第二挡土层包括多个第一挡土块,规定:第一挡土块的两个侧面与前面的相接处分别形成第一挡土块的首和尾;
第二挡土层的形成方式为:将相邻第一挡土块首尾相连依次排列,相邻第一挡土块的排列方位相反;
第三、第四、第五挡土层与第二挡土层相同;
第六挡土层为第一挡土层旋转180°后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瑾,未经邹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查井施工方法
- 下一篇:适用于预应力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地基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