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柴油活性的温控感应数字油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7876.4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玉敏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G01F2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柴油 活性 温控 感应 数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油位感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善柴油活性的温控感 应数字油浮。
背景技术
油位感应油浮设置在机动车油箱中,以监测油箱里的油量多少,通过数据 转换并将信号传给仪表进行显示。现有的油浮一般不具备温控自加热功能,并 且油位测量不够精确,燃油在低温环境下极容易蜡化和冰结,不能保障燃油畅 通供给,从而带来诸多不便。
尤其对于大型的柴油机动车,常温下一般使用0号柴油;当气温在-5℃至4℃ 时,适合使用-10号柴油;当气温在-14℃至-5℃时,适合使用-20号柴油;当气 温在-29℃至-14℃时,适合使用-35号柴油。
随着柴油标号的降低,其蜡化和冰结的可能性就越小,但随之带来的问题 是:柴油耐燃性的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从经济节能的角度来看,使用低标号 柴油是极不划算的。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油位感应油浮,使柴油机动车可以在低温环境下 使用高标号柴油,以提高燃油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柴油活性的温控感应数字油 浮,包括顶座、进油管、回油管、油位感应器以及温控装置,所述进油管、回 油管以及油位感应器排列设置并且一端均连接所述顶座,所述温控装置通过连 接件设置在所述进油管、回油管以及油位感应器的另一端,所述顶座上设有进 油口、回油口、电源接头以及通气孔,所述进油管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回 油管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油位感应器与所述电源接头连接,所述进油管内 壁设有多条来复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外壁设有感应元件以及温控元件, 所述感应元件呈U型包覆在所述进油管的外壁,所述温控元件设置在U型感应 元件的开口端并紧贴所述进油管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包括多级依次连接的增压管,每级 增压管内壁均设有相同数量的来复线,相邻增压管内的来复线首尾相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来复线从所述进油管的入口到出口的螺旋 角度为180°~720°,所述来复线的截面形状为边长0.1~3mm的矩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控装置和温控元件为内部设有PTC材料 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设定温度为80℃~16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元件为永磁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位感应器为电容式液位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改善柴油活性的温控感应数字油浮,在油位探测功能的基础上增 加了温控装置,能够对柴油进行加热升温,使柴油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燃烧温度, 同时改善柴油的流动性;并且通过设置在进油管上的感应元件和温控元件,提 高了柴油粒子活性以及加快柴油温度的升高,即使天气寒冷也能够保证燃油顺 利输送,避免了因柴油燃烧不充分所造成的能源浪费,节省燃油,并且油位测 量数字化,测量更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油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1-顶座;11-进油口;12-回油口;13-电源接头;14-通气孔;2- 进油管;21-感应元件;22-温控元件;23-增压管;24-来复线;3-回油管;4-油 位感应器;5-温控装置;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柴油活性的温控感应数字油浮,包括顶座1、进油管 2、回油管3、油位感应器4以及温控装置5,进油管2、回油管3以及油位感应 器4并排设置并且一端均连接顶座1,温控装置5通过连接件6设置在进油管2、 回油管3以及油位感应器4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玉敏,未经姜玉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加热系统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燃料汽车的供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