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铜花状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7887.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杰;王治国;王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铜 纳米 结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铜花状纳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生长于陶瓷管上,为单相的氧化铜,花状结构整齐,直径为6~11微米,花状结构由颗粒大小为50~80纳米颗粒组成的单层纳米薄片构成,其中颗粒之间相互沾连,颗粒之间有明显的孔隙,构成网络结构的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铜花状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置反应溶液:
将乙酸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在3~6分钟内匀速搅拌滴入氨水,再于室温下搅拌10~60分钟,得到蓝绿色溶液,该蓝绿色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乙酸铜0.05~0.50mol/L,氢氧化钠0.10mol/L~0.50mol/L,氨水1.00mol/L~5.00mol/L;
步骤2、水热反应:
将步骤1制得的蓝绿色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将陶瓷管竖直放置在聚四氟乙烯罐底部后,密闭水热釜,于150~200℃下水热反应12~48h;水热反应后将陶瓷管采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后,于70~110℃烘干,得到附于陶瓷管上的黑色氧化铜纳米材料前驱体;
步骤3、焙烧处理稳定化:
将步骤2得到的附有黑色氧化铜纳米材料前驱体的陶瓷管在500~700℃焙烧1~5小时,即得生长于陶瓷管上的黑色氧化铜花状纳米结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78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