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008.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然;林昌健;赵玉芬;梁建鹤;唐果;杨云;张艳梅;高玉兴;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C25D9/02;C25D9/04;A61L27/06;A61L27/28;A61L27/30;A61L27/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表面 制备 生物 活性 复合 涂层 方法 | ||
1.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或钛合金表面预处理;
2)配制含氟电解液,以预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为阳极,铂片为阴极,浸没在含氟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膜层;
3)配制含钙磷物种和短肽的电解液,以阳极氧化后的钛或钛合金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进行恒电流电沉积,即完成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该生物活性复合涂层为钙磷盐/短肽复合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是采用砂纸对钛及其合金表面逐级打磨去除氧化膜,再依次浸泡于丙酮、乙醇、去离子水中超声除油清洗后,干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含氟电解液采用氢氟酸溶液或氟化铵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氢氟酸溶液或氟化铵溶液中添加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氢氟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01~1mol/L,氟化铵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10mol/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阳极氧化的电压为5~50V,阳极氧化的时间为20~120min,阳极氧化反应的温度为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钙磷物种的摩尔浓度为0.0001~0.1mol/L,钙磷物种由可溶性钙盐和磷酸二氢盐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溶性钙盐选自Ca(NO3)2、CaCl2中的一种;所述磷酸二氢盐选自NaH2PO4、KH2PO4、NH4H2PO4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短肽选自二肽、三肽、四肽、五肽、六肽、七肽、八肽、九肽中的一种;短肽的摩尔浓度为0.001~1mol/L;电解液的pH值为3~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恒电流电沉积的条件为:电流密度为0.1~10mA/cm2,沉积时间为0.5~120min,沉积温度为2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0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阻尼套
- 下一篇:一种铸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