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回油再生的多路换向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8090.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洋;周建;彭秀英;叶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再生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 集成回油再生的多路换向阀与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多路换向阀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控制液压油缸执行元件的动作,属于 中枢大脑,所以液压多路阀的性能好差,对整机液压系统影响很大。目前使用的传统液压多 路阀,当液压多路阀给油缸有杆腔供油,油缸高速复位,无杆腔则有1000L/min流量油液回 流液压多路阀,此时油缸到多路阀间的管路压力损失很大,长时间工作时液压系统油温急 剧上升,损坏液压系统中的其他液压元件,降低液压工作效率,同时工况后期随着油缸动 作,有杆腔进油不充分产生吸空现象,造成气蚀现象,损坏油缸及密封件,加速液压系统磨 损。
另外,现有的液压多路阀,每根阀杆对应2个工作口A、B,对接油缸有杆腔和无杆 腔,控制油缸的动作,遇到两个油缸并联控制时,现有的液压多路阀只能在工作口外部接一 个三通接头,连通两个油缸。安装不便,且可靠性降低。
现有的解决方案,增大液压多路阀通径,增大连接管路通径,减少其压力损失,这 会导致液压系统庞大笨重,不容易安装,同时影响小流量工况的微控性能,造成失控或压力 冲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结构简单实用的液压多路阀 换向阀与油缸并联安装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回油再生的多路换向阀,包括 阀体、进油口P、回油口T、工作口A和工作口B,所述阀体内集成有安全阀、过载阀、单向阀,安 全阀设置在阀的进油口P与回油口T之间以限定液压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工作口A和工作口B 与回油口T之间均设置过载阀用以受到外力冲击时打开泄压;单向阀设在进油道与工作口B 之间以保持负载,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阀体内还集成回油再生系统,回油再生系统包括有 背压阀和补油单向阀,背压阀设置在工作口A的回油道与阀回油道之间的阀体内,工作口A 的回油道与工作口B之间设有补油单向阀。
所述工作口A和工作口B设置为双回路结构,分别贯穿阀体前后平面,形成前后各 两个工作口A11/B11、A12/B12,分别对接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
所述背压阀开启压力为0.3~0.8MPa。
所述补油单向阀单向阀直径为20~40mm。
所述工作口的口径为23~28mm。
本发明在工作口的回油道与阀回油道增设背压阀,回油道与工作口之间设有补油 单向阀,减少油缸无杆腔吸空,降低气蚀现象对油缸的损坏,到达回油再生的目的,阀体集 成差动进给系统,简化了外部油路,提升可靠性。另外,在传统阀体一面开有工作口的结构 上改进,在背面增设工作口,分布连接工作执行元件。以油缸为例,原有的阀外合流,移植到 阀内合流,增强管道的通油能力,在相同条件相同流量时,沿程压力损失大大减少,同时可 以缩短阀体的长度,便于生产加工,提高阀孔加工精度,提升多路阀性能,同时双油口结构 方便主机的管路布局。如两缸并联安装时,本结构无需三通接头,减小故障点,提升可靠性。 如额定流量在250升/分的液压换向阀,工作口口径从30~35减小至23~28,整阀和对接法 兰的尺寸均减小,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多路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向图;
图4为图2的B-B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原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液压缸Ⅰ,2—液压缸Ⅱ,3—工作口A,4—工作口B,5—过载阀,6—单向阀,7—阀体, 8—阀杆,9—工作口A11,10—工作口B11,11—工作口A21,12—工作口B21,13—安全阀, 14—背压阀,15—补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 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实现电磁换向阀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混流泵的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