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284.4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欧成华;李朝纯;熊红丽;卢文涛;张谦;张梦吟;韩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储层中 人工 裂缝 三维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压裂监测/施工曲线输入及地质解释;压裂裂缝空间位置三维定格及压裂裂缝指数模型的建立;压裂裂缝强度信息提取及压裂裂缝强度模型的建立;压裂裂缝离散模型的建立;压裂裂缝等效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形成的建模结果不仅解决了人工压裂井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表征和评价问题,还为人工压裂井油气生产模拟提供了三维定量孔渗属性模型,从而为人工压裂井生产方案的科学合理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低渗、致密油气储层逐渐成为油气开采的重要场所。为了能将油气从这些低渗、致密储层中开采出来,常常需要利用人工压裂改造技术在低渗、致密储层中改造形成人工压裂裂缝网络。而建立这些被改造形成于低渗、致密油气储层中的人工压裂裂缝网络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自然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这不仅关系着实施压裂井人工压裂改造效果的评价问题,还关系着压后井生产模拟及对应的开采技术政策制定及如何科学、合理实施的问题。
微地震监测数据或压裂施工曲线等资料是人工压裂井常常可以提取得到的资料,人工压裂裂缝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建立的关键就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料,从中提取哪些有用属性来开展人工压裂裂缝三维定量地质模型的建立。
油气生产过程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有关人工压裂裂缝的实施效果主要通过压裂后单井产量的变化来反馈,或者通过压裂微地震监测和施工曲线来做定性判断,还没有专门针对人工压裂裂缝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的相关成果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压裂监测/施工曲线输入及地质解释;
压裂裂缝空间位置三维定格及压裂裂缝指数模型的建立;
压裂裂缝强度信息提取及压裂裂缝强度模型的建立;
压裂裂缝离散模型的建立;
压裂裂缝等效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所述压裂监测/施工曲线输入及地质解释包括:
通过微地震监测能够测得压裂裂缝的发生位置及其能量大小,利用压裂施工曲线可以有效预知压裂施工的工况特征,将这两种资料结合压裂井所在区域地应力的分析成果,从而实现对人工压裂裂缝空间分布特征的定性解释,依靠定性解释成果来判断压裂裂缝的组系类别及特征。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所述压裂裂缝空间位置三维定格及压裂裂缝指数模型的建立包括:
采用一系列互相平行的水平平面穿过某组微地震监测压裂事件点发生的空间位置,并按邻近的原则将靠近某个面的压裂事件点投影到该面上,按投影到每个面上的最外面的点按点距之半外推形成每个面的压裂事件点外包络线,连接所有面上的包络线形成一个新的三维空域,实现对该组压裂裂缝发生空间位置的三维定格,定格后形成的三维空域包含了监测到该组人工压裂裂缝的全部压裂事件点;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将该三维空域范围内的每个网格定义为1,而将该三维空域范围外的的每个网格定义为0,由此建立形成了这组人工压裂裂缝指数模型。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油气储层中人工压裂裂缝的三维建模方法,所述压裂裂缝强度信息提取及压裂裂缝强度模型的建立包括:利用人工压裂裂缝事件能量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三维空间的人工压裂裂缝强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