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8890.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予学;吴帆;宋杰;黄鹤;马善伟;庄浩然;刘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三相 采集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船舶电站中发电机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大型化、多功能化和节能化的发展,对船舶电力系统的 要求越来越高。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船舶电力系 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站供电的连续性、经济性、电能质量,保证船 舶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工作,进而确保船舶、船上货物和人员安全。
船舶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配电装置、电力网和用电设备组成。 电源通常采用发电机组。目前,在船舶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电力采集方 面,现有的三相电采集模块只能采集一种信号,不能够同时适用于采 集经过霍尔互感器转换或经过磁电互感器转换得到的信号,不具备通 用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通用型三相电 采集设备及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包括:取样 电路、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和采集电路,所述取样电路用于接收来自 互感器的电流信号,将所述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且将所述电压信 号传输至所述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对接收的所述电压信号进 行放大,将所述电压信号调整至预定电压范围;所述整形电路用于将 调整后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以供确定所述电流信号的频率; 并且所述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调整后的电压信号,以供确定所述电 流信号的幅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用型三相电采集系统,包括互 感器、控制器,还包括上述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所述互感器的输 出端连接所述取样电路的输入端,三相正弦电信号经所述互感器传输 至所述取样电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 用以采集所述三相正弦电信号的频率;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 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用以采集所述三相正弦电信号的幅值。
本发明提供的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及系统,通过设置放大电路 以将输入的信号放大至预定的电压范围,能够在一套电路中兼容采集 三相电信号(包括电流和电压)经两种互感器(霍尔互感器或磁电互 感器)转换得到的信号,具备通用性强、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高 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应用。并且,可以选择差分或单端输入方 式,以有效抑制不同场合的外部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 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通用型三相电采集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取样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整形电路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采集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 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 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 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 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 申请。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参考图1的虚线框内 的部分,通用型三相电采集设备1包括:取样电路11、放大电路12、 整形电路13和采集电路14,取样电路11用于接收来自互感器的电流 信号,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且将电压信号传输至放大电路12; 放大电路12用于对接收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将电压信号调整至预定 电压范围;整形电路13用于将调整后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以 供确定电流信号的频率;并且采样电路14用于采集调整后的电压信 号,以供确定电流信号的幅值。
本申请中通过放大电路将来自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可以将不同的输入信号转化成近似范围内的信号,达到采集兼容的目 的,从而使得本申请提供的三相电采集设备具有通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放大电路包括增益选择端子,用于根 据互感器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增益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