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对焦的折叠式助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0185.X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响;林达;董灵杰;张华江;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杰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28 | 分类号: | G02B7/2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对焦 折叠式 助视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助视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机构本身结构设计感知助视器摄像头到纸面的高度,并把高度反馈到摄像头,从而快速设置对焦马达的位置,实现快速对焦的折叠式助视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对焦,都是从固定预设值开始,根据采集的图像反馈不断迭代修改预设值,从而寻找到最清晰情况下的聚焦设定值。但是一般固定的预设值距离准确的聚焦设定值比较大,传统的对焦过程中摄像头需要累积移动很长的距离,而且过程中需要不停做反馈和调整,消耗的时间相对较长。也有些方法利用红外进行测距,提前测量出摄像头和被拍摄物的距离后,设置对焦参数后达到快速对焦,然后进行反馈微调。但是红外测距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强度差别很大,对于白色、光滑的物体,反射比较强;黑色、粗糙的物体表面反射就相对比较弱,会影响到测距的精度,稳定性较差。因此,本实用采用计算角度和距离的数学关系获得摄像头和拍摄物的距离,测量结果比较精确,稳定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摄像头对焦前,感知摄像头距离纸面的高度,通过预先的测量数据,计算出马达对焦相应的位置,实现快速自动对焦。
摄像头支架做开合动作时,利用传感器感知可折叠助视器打开的角度数据,并把数据传到数字信号微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微处理器DSP根据已知的臂长和内嵌的数学函数公式H=Asinα,算出摄像头到纸面的垂直高度。并经过查表和计算,推论出摄像头马达需要的对焦位置。在这个位置再做自动对焦,弥补微小的误差,就能找到最清晰的点。摄像头的对焦马达的曲线差别比较大,所以不能依赖相同的曲线来做距离和对焦位置的换算,因此为每个对焦马达测量距离和对焦位置的关系。用于本发明中从垂直高度到聚焦位置的查表。选取的测量点是有限的,共计10个点,且均匀的分布在最小高度到最大高度的范围,测量出结果后,每个点用直线连接,在直线上的每个点,除了有微小的偏差,基本上符合该马达的对焦曲线的。之后自动对焦在很小范围内的移动就能找到最清晰的点。
附图说明
图1 快速对焦的整体支架结构框图
图2 摄像头马达的位移和对焦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如图1所示的支架结构,标注1表示支架臂,长度为A,标注2表示支架底板,支架臂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α,标注4表示支架臂和底板之间的转轴,标注5表示放置于转轴内的角度传感器,标注6表示放置在支架横梁上的摄像头,横梁会持续保持和底板的水平,这样摄像头就始终和底板保持垂直,而垂直高度H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摄像头和底盘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支架臂与底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支架臂与底板之间倾斜角度为α,通过转轴传感器能够知道α的度数。
当转动转轴时α的度数发生变化时。此时上述中的支架臂的长度不变,摄像头的垂直高度H的值就能通过公式得到:H=Asinα。摄像头对焦清晰时的对焦马达的对焦值为AF,通过预先的测量得到AF的位移和摄像头垂直高度H的关系。通过测量记录10个点,得到纸面高度H和AF关系图如图2所示,马达对焦位移AF和摄像头的关系是一条曲线,而我们记录的10个点落在这条曲线上。对于曲线的计算可以看成多段线性直线。线性直线的关系AF = k*H。已知线性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计算得到k 。例如,高度在a1和a2之间,对应的k=(a1-a2)/(h1-h2),算出当前线性直线的k值,同理可以通过上述函数可以计算其他8条线性直线的函数关系。
当转动转轴时,通过转轴传感器知道当前角度为α,计算得到H=Asinα,根据H的值,用得到高度H找到所属区间范围和对应的线性直线,将H带入AF=k*H,算出的AF作为初始值。摄像头对焦时在已有的初始值能够快速对焦。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AF值和实际的对焦距离还有细微的偏差,当设置初始AF后,还需要做一下小范围的传统自动反馈对焦,不过这样的初始值设置已经能极大改进自动对焦的速度了。
本发明的益处:
本发明能够在镜头的自动对焦前,根据拍摄物的位置预置摄像头参数,最大限度缩短了自动对焦时间,使拍摄画面快速稳定清晰,没有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大大提高视频观看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杰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杰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球面环形大视场月球边缘光学成像物镜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层绞式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