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30234.X 申请日: 2016-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5570824B 公开(公告)日: 2019-01-25
发明(设计)人: 曹飞 申请(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主分类号: F21S11/00 分类号: F21S11/00;F21V8/00;F21V13/12;F21V17/16;F21V23/00;F21V31/00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地址: 213022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建筑群 节点 互补 式导光管 采光 系统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包括多个采光罩、连接该采光罩的导光管和连接在导光管末端的漫射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调光装置和自动调光控制系统,导光管包括多个独立导光管连接而成的纵向导光管、分向导光管和斜向导光管;纵向导光管从上延伸至地下车库处,分向导光管一端连接纵向导光管,另一端延伸至室内和阴面遮挡区,相邻的纵向导光管通过斜向导光管贯穿楼层连接;纵向导光管和斜向导光管连接的节点处设有调光装置;自动调光控制系统与调光装置连接,自动调光控制系统控制调光装置来调节节点处光通量大小。本发明能够将导光管中富余的光照分流给相邻导光管,通过多节点互补使建筑群间的阴面遮挡区光照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管采光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属于太阳能光导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日渐枯竭,取而代之的新兴能源领域中,太阳能的应用逐渐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导光管采光光照系统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目前在国外是普遍流行的一种新型日光光照系统。导光管采光系统,其基本结构都是在屋顶有采光装置,通过导光管连接采光装置到室内,室内导光管末端设置漫射器,其工作原理是,光线由屋顶采光装置进入管道,在导光管道内经数次反射后通过天花板上的通光孔照射到漫射器上,然后进入室内提供光照,得到由自然光带来的特殊照明效果,是一种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新型光照产品。

目前建筑物的层高很高,太阳在空中由东向西的运行过程中,高层建筑群中前端朝阳的建筑的楼顶、东西两侧和朝阳面上可以接收到充足的直接太阳辐射,背后的建筑高层也可以接收到充足的太阳光,但低层被遮挡区的楼层采光条件极其糟糕。为了消除如今高层建筑群间的阳光遮挡效应,节约电能,避免用电光照带来的安全隐患,人们充分利用导光管光照系统给高层建筑群间的室内、阴暗遮挡区和地下车库光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893063 U公开了一种厂房光导照明设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349147 U公开了一种隧道导光管采光装置,这些导光管采光方式都是通过在建筑上方(厂房房顶或隧道上方)设置采光装置将自然光导入室内,但是太阳光在不同时刻光照亮度是有变化的,仅通过在建筑上方设置采光装置并不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而散射在建筑内的光照亮度也是不可调的,且都考虑单个建筑内的光线传导,未考虑多个建筑组成建筑群后的建筑间相互遮挡效应。

因此,为了消除如今高层建筑群间的阳光遮挡效应,有必要提供一种根据光照强度不同调整导光管光路走向的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能够针对建筑群和光照亮度的特点,充分利用太阳光为建筑群的阳光遮挡区提供均匀稳定的光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群间阳光遮挡效应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群间多节点互补式导光管采光系统,包括多个采光罩、连接该采光罩的导光管和连接在导光管末端的漫射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调光装置和自动调光控制系统,所述导光管包括多个独立导光管连接而成的纵向导光管、分向导光管和斜向导光管,纵向导光管从上延伸至地下车库处,分向导光管一端连接纵向导光管,其另一端延伸至室内和阴面遮挡区,相邻的纵向导光管通过斜向导光管贯穿楼层连接;所述纵向导光管和斜向导光管连接的节点处设有所述调光装置;所述自动调光控制系统与调光装置连接,自动调光控制系统控制调光装置来调节节点处光通量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罩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楼顶、朝阳面和东西两侧的外立面处。

进一步的,纵向导光管沿着电梯井或通风管道纵向设置,斜向导光管沿着楼梯走道设置,分向导光管分别设于室内吊顶上和建筑群的阴面遮挡区外立面。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装置包括相连的遮光板和电动控制器,遮光板为滑动板或蝶形阀形状,电动控制器控制遮光板开合能够调节导光管透光通道截面积进而来调节透过的光通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