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824.2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剑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剑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25/02;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周围 面瘫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其中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
目前对于周围性面瘫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金钱草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
苦参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莲子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主治】养心,益肾,补脾。
灵芝
【来源】为多孔蓖科真菌灵芝GanodermaIucidum(Leyss.exFr.)Karst.的子实体。
【功能主治】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
鹿茸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
【功能主治】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前胡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降气化痰。
桑白皮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根皮。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山茱萸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功能主治】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
蛇床子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
苏合香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开郁豁痰;行气止痛。主中风.
砂仁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
【功能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茵陈
【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幼苗。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周围性面瘫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金钱草20份、苦参3份、莲子2份、灵芝5份、鹿茸1份、前胡5份、桑白皮10份、山茱萸3份、蛇床子5份、苏合香1份、砂仁2份、茵陈5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5年3月-2015年9月间共收集79例周围性面瘫的门诊患者,年龄20-45岁,病程1个月-8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空白组23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剑崎,未经潘剑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肉芙蓉的治乳头溢液症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后期百日咳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