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1238.X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张先文;张丽岩;吴祖河;王婕;唐劲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M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式经颅微 电流 刺激 设备 | ||
1.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微电流刺激和音乐疗法用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以及抑郁、失眠的试验治疗;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与中央控制单元(1)连接的刺激波生成单元(2)和电源管理单元(3),刺激波生成单元(2)和电源管理单元(3)相连接,刺激波发生单元(2)与耳机耳塞的耳塞式刺激电极(4)连接,还包括手机控制app(5),手机控制app(5)与中央控制单元(1)以及耳机耳塞的音乐播放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根据手机控制app(5)的控制指令,对刺激波生成单元(2)进行控制,通过刺激波生成单元(2)产生相应的微电流刺激波,微电流刺激波通过耳塞式刺激电极(4)对大脑进行微电流刺激;耳塞式刺激电极(4)将微电流刺激电极和普通耳塞式耳机集成,电极与耳廓接触,微电流刺激波通过耳廓接触点进行经颅微电流刺激,电源管理单元(3)为各个单元供电,中央控制单元(1)检测电池电量,并发送给手机控制app(5),在手机端显示电量;该微电流刺激设备同时具有耳机功能,插入手机即能够当作普通耳机使用,手机控制app(5)中载入了放松音乐,能够同步进行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和音乐放松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刺激波生成单元(2)和电源管理单元(3)构成微电流刺激器,微电流刺激器包括外壳、电池和刺激电路板;微电流刺激器一端连接标准耳机接口,另一端连接耳机耳塞,音频传输线在微电流刺激器内与电路板电池隔离,保证微电流刺激器对音频信号不产生任何干扰,微电流刺激波信号线与耳机耳塞连接线并行,隔离后包成一条线分别与刺激电极和耳机耳塞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以da14580蓝牙芯片为核心,通过蓝牙BLE协议实现与手机控制app(5)的蓝牙通讯,接受手机控制app(5)的控制,同时通过I2C接口与IO接口控制刺激波生成单元(2),控制刺激的开始、结束、刺激波的幅度、频率和波形;同时采集电源管理单元(3)的电压,向手机控制app(5)反馈电池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波生成单元(2)以dac101c081和opa2170芯片为核心,通过I2C和IO接口接受中央控制单元(1)的控制,产生连续可调的正负电压值,接受中央控制单元(1)的指令,从而生成不同波形、幅度、频率的刺激波;刺激波电压从-12V到+12V连续可调,电流从0到100u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3)以LT1615-1芯片和LP3985ITL-2.8芯片为核心,通过4.2V,35mAh锂电池供电,经过电压转换,分别为中央控制单元(1)和刺激波生成单元(2)提供工作电压;以DC2.0接口实现电池充电,充电电压为5V,最大充电电流为30m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控制app(5)控制刺激波生成单元(2)工作,并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文件;能够控制刺激开始停止,设置刺激波频率、强度和波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式刺激电极(4)包括耳塞(4-1)、金属圆环(4-2)和导电硅胶套(4-3);金属圆环(4-2)镶嵌在耳塞(4-1)上与微电流刺激波信号线相连接;导电硅胶套(4-3)在耳塞(4-1)上与金属圆环(4-2)实现良好接触;导电硅胶套(4-3)与人体耳廓接触良好,实现刺激波信号导入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2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可组合并收纳之饰品结构
- 下一篇:用于颗粒状药物的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