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扁转换插脚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268.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翼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04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插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扁转换插脚。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多用途的旅行插座都配有多款插头,以方便人们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中最常用的两款插脚是两扁插脚和八字插脚,与这两款插脚对应的插座通常都是独立的,也有部分款式的插座将这两款插脚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并装配成型,但是这种方案通常是使用螺丝或者弹簧来控制插脚的旋转角度,造成结构复杂,装配麻烦,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扁转换插脚,可在US插脚和AUS插脚之间轻松转换,且两扁转换插脚的结构合理,装配快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两扁转换插脚,包括底板、扁脚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插孔;所述扁脚包括扁脚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扁脚本体一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的中部垂直连接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远离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扁脚本体连接,所述扁脚本体插入至所述第一插孔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插孔内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支撑架和具有弹性的卡接板,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第一卡槽,所述卡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卡接板内均设置有供所述限位块通过的限位孔,所述卡接板上对称设置两个凸出于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过渡的倾斜面,所述限位块的水平段与所述扁脚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定位面与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当所述限位块穿过所述限位孔并置于所述卡接板的一侧时,所述扁脚本体被限制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卡接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由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倾斜面旋转至所述定位面,以固定所述扁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两扁转换插脚中,将卡接板放置在第一卡槽内,使第一卡槽内的限位孔与卡接板上的限位孔对齐,限位块穿过两个限位孔后,从卡接板的上表面经倾斜面过渡旋转至定位面,通过卡接板的弹性作用固定扁脚,当两个限位块带动两个扁脚本体旋转至第一插孔的正中部,可作为US插脚使用,当两个限位块向相反方向旋转至两个扁脚本体之间呈60°夹角时,可作为AUS插脚使用。本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的结构合理,装配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作为US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扁转换插脚作为AUS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10中:
1、底板;11、第一扇形孔;12、第二扇形孔;
2、扁脚;21、扁脚本体;22、限位块;221、水平段;222、竖直段;23、定位环;
3、支撑组件;31、支撑架;311、第一卡槽;312、第二卡槽;313、第二插孔;314、第三插孔;315、第一限位孔;32、卡接板;321、第二限位孔;33、插接板;3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10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长度”、“宽度”、“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翼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翼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面泵浦板条波导DPAL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的插头组件